一年,一年后朱由检就打算对西方开战,可是一年时间,西方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他不信,那些人能团结一起,全力以赴的发展。
西方人是贵族利益集团为主,还有一些财团,都是以利益为主。
能联盟己经是西方做到的极限。
“来人,将这密旨拿去给科研部宋大人。”
朱由检说是密旨,其实是一册书册,不过是他亲手所书。
宋应星收到后,立即离开了计算机组。
二极管,三极管,电路板的应用,信号放大器,电压稳定转变交流和首流电的方式,还有雷达的改进。
这是要加快飞机的技术。
雷达完善了,安装在飞机上,结合平衡的陀螺仪,才能自测飞行速度,还有高度。
有了高度和飞行速度,又有了计算机技术,是可以做到最基本的显示速度,高度,等信息。
让飞行员知道飞机状态。
而气压温度等,以目前的技术反而不是难事,毕竟麻烦的是,怎么将测到的信息经过芯片转变成可视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到了这里,朱由检的帮助也不大了,获得的共鸣记忆,他是学机械应用的,材料足够,手搓普通雷达不成问题。
所以,他知道怎么改进目前科研部做出的雷达。
很多技术,在他记忆中,是普及的知识,机械应用专业,可是亲手做不过不少设备。
给足材料,他甚至能手搓三相雷达。
可是飞机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技术,目前很多技术朱由检就不了解,就像计算机,宋应星带领的科研部,己经超越了朱由检教的知识。
除了飞机,轮船也是,最初钢铁蒸汽轮船,那个时候用的是榫卯结构,还有防水油漆内外结合。
现在呢,己经有了焊接技术,可是又不单单是焊接,而是榫卯结构和焊接技术结合,让轮船己经看不出一点缝隙。
飞机的机体也用上了这些技术,所以朱由检只能在方向给出建议,技术方面给不出多少帮助了。
“陛下究竟隐藏了什么技术?”宋应星呢喃道。
在空中测量飞行速度,还有高度,解决后,其它技术科研部一起协调研发,都不是问题。
目前最麻烦的就是一个,空中飞行后,方向,还有地图问题。
也就是导航问题。
这个问题朱由检也很无奈,他解决不了,也帮不到,只能告诉了他们,火箭技术突破,可以送卫星升空到轨道上才行。
什么是轨道,理论知识朱由检己经教了他们。
导航原理,朱由检也告诉了他们。
可以说除了卫星,其实还有一个方向能解决,就是信号塔,修建飞机专用的大量信号塔。
飞机在空中接收地面信号塔的信息,以此作为定位,机场也要这样的信号塔,不然升降都是问题。
“宋大人,陛下突然让用加快研发速度,是不是要将飞机用于实战?”
“你们不用考虑过多,遵旨行事即可,陛下要如何做,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宋应星摇头。
是不是用于实战,他也不知道。
可是手谕中,还特别指出了,要在飞机上添加武器,还要炸弹,一种高空抛射弹,可以对地面形成轰炸。
除此外,以前的钢铁战车也要迭代,外壳要轻量化,但是又不能降低防御,武器用更先进的武器。
同时,钢铁战车还要可以登船。
新的这一代战船,要有强大的运输和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