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秒内,就完成了射击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李云龙惊讶地注视着这一切,此刻他也终于明白过来。
原来这并不是坦克,而是一种新型火炮。
“放!”
一声令下,炮口喷出火光,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将炮弹送往十几公里外的日军阵地。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边的三营重炮连也开始了齐射。
双方都配备了反炮兵雷达,可以精准锁定日军工事中火炮的位置。
高地上的一营被炸得不轻,十余门重炮再加上敌人的山炮与榴弹炮齐发。
他们只能缩在防炮洞中不敢露头。
不过208高地防御体系完善,还能撑一阵子,伤亡尚在可控范围内。
就在这时,208高地上空划过几个黑影。
6枚152毫米和2枚155毫米的炮弹依次飞越天际,朝着远处的日军炮兵阵地坠落而去。
但战场上的隆隆炮声掩盖了破空而来的呼啸声,敌我双方都没有察觉。
日军阵地上,一门门重型加农炮仍在紧张地装填炮弹,准备下一轮射击。
这种火炮装填过程繁琐复杂,射速最高也只能维持每分钟两发。
若操作不熟练,一分钟一发都很困难。
正在得意洋洋的村上太郎忽然抬头发现天空中有几道黑影快速逼近。
当他凝神细看时,发现那一片黑影移动得极为迅速,而且似乎正朝着他们这个方向逼近。
这让他心头不由升起一丝不安的预感。
还没等他做出反应,一发发炮弹便呼啸着砸在了日军炮兵阵地上。
由于配备了先进的反炮兵雷达系统,第一轮炮击的偏差仅以米为单位计算。
而对于口径超过150毫米的榴弹炮来说,这样的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炮弹落地,地动山摇,一团团爆炸的火光从敌方阵地中冲天而起。
狂暴的冲击波撕裂着一切阻挡之物,弹片如同死神挥舞的镰刀,无情收割生命。
转眼之间,炮兵阵地仿佛经历了一场末日浩劫。
等到硝烟逐渐散去,村上太郎差点站立不稳。
对方的第一轮还击就摧毁了他两门重型加农炮。
他是严格按照重炮阵地的标准布置的,每门火炮都配有掩体和防御工事。
而且对方的火力反应并不猛烈,怎么会做到如此精准又迅速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