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红旗8导弹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很快,新二团的两个营上千名战士,在炮火掩护下逐步接近日军煤峪口主阵地。
日军的防御布置颇为巧妙,在阵地左右两侧的高地设置了大量机枪火力点,几乎封锁了整片开阔地带。
“捌陆军来了,吹哨通知部队进入战斗位置。”
“嘟嘟嘟嘟”
尖锐刺耳的哨声在轰鸣的炮火声中依旧清晰可闻。
听到这急促的哨音,躲在掩体中躲避炮击的日军纷纷起身,迅速返回各自战斗岗位。
新二团虽无重型火炮,但中小口径的迫击炮配置不少。
这些弹药大多是向李云龙“借”来的,美其名曰:“先替李团长垫资打工。”
以孔捷的性子,这些炮弹注定是肉包子打钩,有去无回的。
晋西北铁仁角的名声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种赖劲儿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20多门60毫米和82毫米的迫击炮开始发出密集的爆炸声。
“砰砰砰”
一发发炮弹对日军阵地展开了火力压制。
两个十六个营的战士借着爆炸点一步步向前推进。
这种步炮协同的战术也是从独立团学来的,虽然只学到了一点皮毛,但也算掌握了要领。
可见孔捷练兵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虽然他在三人中算是最弱的,但这主要是因为李云龙是战术高手,丁伟是战略高手,相比之下才显得他逊色一些。
但和其他很多军官比起来,孔捷的能力绝对不差。
当两个营的进攻部队距离日军阵地还有三百米左右时,遇到了第一个障碍。
一道道铁丝网挡住了去路。
不过在炮火的猛烈轰击下,铁丝网上己经出现了不少缺口。
这种老套的防御手段,在拥有强大炮火支持的捌陆军面前己经起不到太大作用了。
很明显,日军对阵地战的理解还停留在一战时期。
“杀给给!”
看到捌陆军人数众多地冲了过来,日军军官立刻下达了开火命令。
三百米的距离,对于训练有素的守备队来说,完全在有效射程之内。
最先开火的是机枪火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