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排有13个战士牺牲,其中就有朱亮、刘波等人。
回到营里的时候,李云飞才知道,营长孔捷也负伤了。
这就是攻坚战的残酷性,一点伤都没有,那是运气。
如果能选择,李云飞宁愿大部队现在掉头。
只要4军、31军做好接应,部队还能打回去。
确实会有很大的牺牲,后面有马匪好几个旅呢,但是至少能出去一半以上。
很好理解,如果红军往回打,马匪不会拼命。
西宁、银川都说的很清楚,只要红军不占地盘,可以不打。
关键是红军要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发动民众,马匪哪里会愿意。
可是,他也知道,红军不可能往回撤,都攒着劲呢。
不说延北,就是西方面军很多领导,都想在西北复刻鄂豫皖。
这怎么可能,环境完全不同,这里有很多百姓,非常痛恨汉人。
再就是,西北大部分是牧区,百姓自己都在到处跑,怎么建立根据地。
当然,这不是李云飞说的,是后世很多军事专家推演出来的结果。
就像川南、川北,为什么不能建立根据地,其实差不多。
首先要把区域内的所有势力全部清除,才能慢慢积累、发展。
可是,要是那样,别说十年,二十年,都难走出西川。
那还怎么抗日,怎么建立新的政权。
老人家看得很清楚,黄河流域是民族的发源地,最大的希望在这里。
想多了,李云飞再次回到了现实中,接下来,要怎么打才是关键。
这才是第一场血战,后面还有好几场,脑袋疼。
部队在古浪激战4天,在30军的接应下才安全撤走。
现在情况好了很多,拿下古浪,节省了时间,降低了伤亡。
还有枪支弹药和物资补给,因为进攻快速,马匪留下的东西更多了。
红军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要比原先更好防守。
马匪进攻,不像红军,只能在西南方向,古浪西周全都是马匪,都能过来。
而且古浪连城墙都没有,这样硬打,怎么可能不吃亏。
真没有太好的办法,马匪有骑兵,也有步兵,武器不差,兵也狠。
红军本来就不应该打阵地战,消耗战需要兵力,红军耗不起。
马匪死了一万,随时能补充,红军伤亡,连补充都没有。
李云飞哪有时间想,马匪己经过来了,上万人。
马匪确实玩命呢,被军官拿着枪顶着往上冲。
战斗异常惨烈,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击退马匪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