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柴堆
这里靠近北极,零下40度的低温几乎让柴油冻结。
在森林沼泽还有冰湖的地形当中,只有拉特路是相对理想的行军路线。
这条长达80公里的单车道土路并不算平整。
一些苏军士兵都在抱怨行军的艰难。
突然间,轰的一声爆炸声响起,在整支纵队最后的苏军士兵听得最为清楚。
几名士兵甚至亲眼看到了自己的来时路,拉特桥在爆炸中轰然倒塌。
苏军士兵还没来得及将信息传达给师长,芬兰士兵的作战就已经开始了。
寒冬当中,芬兰人从收集好堆成堆的木头当中取出一段粗壮的木头,用斧头劈成8段甚至更多小段。
在炉火中,整个原木难以燃烧,但是小段的木头燃烧得非常旺盛。
“柴堆”战术。
将苏军长纵队切割成孤立小段,逐个歼灭的过程。
唯有借天时,地利。
芬兰的滑雪侦察兵早就完全探查过周边的地形。在滑雪侦察兵的标记下士兵在类似冰湖隘口处,林间的窄道旁设置伏击点。
建立雪墙观测哨,利用冰砌成掩体,加上白色斗篷,在三米之外基本难以发现。
这里是1940,军队中没有热成像,在野外,拥有保护色占尽了优势。
做好提前准备后,就到了正式作战阶段。
去头去尾!
带着炸药的芬兰工兵会滑雪逼近头车,逼停头车的同时,尽力用炸药使得头车瘫痪。
滑雪的高机动性使得芬兰工兵甚至可以在苏军反应过来前就完成任务。
而在尾部。
林逸,清小青和秋风负责彻底斩断苏军的退路,将桥炸断。
而进攻苏军尾车的任务,另有他人完成。
芬兰士兵拿着20拉蒂枪轰击苏军的尾部坦克。
只求瘫痪坦克,不求造成多大伤亡。
所以带着20拉蒂枪的芬兰士兵主打一个打完就跑,不给反击机会。
苏军士兵如果想追,那就是纯纯送死。
说不定某一个雪堆之中,就藏着芬兰的士兵,拿着冲锋枪,就等你来进攻。
林逸,清小青和秋风三人在炸断桥梁后,迅速向着道路西侧雪丘转移。
芬兰的这一行为引起了苏军阵营中的恐慌。
当人恐慌的时候,大多会选择抱团。
苏军士兵在收到头尾都遇袭的消息后,开始在道路中央抱团。
穿着深色军服的苏军在道路中央就是实打实的活靶子。
在芬兰军官的一声令下后,躲藏在树林当中的芬兰士兵拿着索米冲锋枪进行火力压制。
如此之长的队伍想要用冲锋枪消灭?
芬兰显然没有足够的兵力。
好在芬兰指挥官深谙柴堆战术的精髓,集中一点进行火力覆盖。
不求击杀只求驱赶和分割。
而那些硬骨头,则是交给躲在西侧雪丘当中的芬兰狙击手。
秋风和林逸都手持着莫辛纳甘28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