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仿佛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
“就按徐厂长的意思办。”
徐牧野缓缓转过身。
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表情,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交锋,与他无关。
“很好。”
“肖科长,把我们拟好的协议拿过来。”
“蒋工,你带李厂长,现在就去核对设备清单,把我们需要搬迁的设备,逐一标记出来。”
“汪局长,我们来谈谈具体的交接流程,以及你们需要支付的‘搬迁处理费’。”
他的安排,有条不紊。
一场关乎数百人命运,涉及数百万资产的收购谈判,就这样,在红旗厂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尘埃落定。
徐牧野以一种近乎碾压的姿态,拿下了他商业版图扩张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协议签订后,汪海洋和李卫失魂落魄地走了。
他们带来了一个沉重的包袱,离开时,却感觉比来时更加空虚。
办公室里,徐河源激动地来回踱步,一巴掌拍在徐牧野的肩膀上。
“好小子!”
“真他娘的解气!”
“当初他们是怎么对我们的,现在就得怎么给咱们吐出来!”
肖伟业也是满脸的钦佩。
“厂长,您真是神了。”
“几句话就把他们拿捏得死死的。”
“我算是开了眼了。”
只有蒋行川,依旧保持着冷静,眉头微蹙。
“厂长,设备清单我看过了。”
“能用的,大概有六成,但都需要大修和技术改造。”
“最麻烦的,还是人。”
“我们从花名册上挑出了一百名骨干工人和技术员,但这些人愿不愿意背井离乡跟着我们来,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要把这么一个厂子拆散了再装起来,千头万绪,必须有一个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还得熟悉华星内部情况的人来牵头才行。”
蒋行川的话,让办公室里的兴奋气氛,稍稍冷却下来。
他说的是最现实的问题。
收购,只是第一步。
整合,才是真正的考验。
徐牧野点了点头,对蒋行川的远虑,表示赞同。
“你说的对。”
“我们需要一个‘带路人’。”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一个名字,从他记忆的深处,浮现了出来。
于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