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目送孩子进了校门,这才一起回家。
姜满娥晃了晃范石磊的袖子,说:
“石头,我怎么感觉跟做梦似的,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领导在一屋的,什么局长主任科长,我都记不住,好怕叫错。”
“我不是给你讲过染缸的故事吗?他们都是同一类人,大家自然地聚到一起,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如果有一个坏的,那肯定不会是我们看到的模样。”
范石磊轻轻握了握妻子的手。
“嗷嗷,懂了,宋副主任那么好的人都不帮张阿妹,就可以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了!所以外面的人说她说得肯定没错。”姜满娥点头。
“嗯,我们搬过去以后,我们要好好和他们相处。”
“我会的,你放心,玲姐说的让你帮忙,那你要帮吗?”姜满娥突然想起这事儿来。
范石磊和林武峰最聊得来,两人都是技术工出身,有很多共同语言,黄玲在看到他们谈到机器的时候就走了过来帮着煮水泡茶。
林武峰也懂黄玲,和范石磊越谈越深,黄玲静静听着。
很快黄玲确认了范石磊的能力,开口请他帮忙看看进口机器的说明维修翻译文问题。
范石磊是聪明的,在黄玲出声的那一刻就明白了黄玲为什么会在这里泡茶,他也看出来了黄玲是这群人的大脑。
他非常认真地回答:“这种电子产品线的制造机械我不懂,只能把原文进行翻译看看和对方给的有什么区别,最后的判断还得交给林厂长。”
黄玲本来也是试探一下,但范石磊的态度她很满意。
这态度一表明范石磊没有对他们设防,二说明他是个谨慎靠谱的人。
范石磊更惊叹的不是这些人的权位、财富和聪明才智,而是他们之间的默契。
无论是宋莹也好、林武峰也好、李一鸣也好,黄玲只一个眼就与他们完成了交流,这不是短时间能有的默契,他们需要相处多年而且极其信任对方才这有这样的默契。
“嗯,帮的。”范石磊点点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两人回到家,这间房只有一张勉强睡下两夫妻的小床和一张桌子,如果范隽回来,就把收起来的行军床斜着打开来睡,转个身都相当困难。
隔壁传来了四车间一对年轻夫妻的吵架声,简直就像是在他们耳边吵一样。
妻子说:“你去想想办法啊!我这要是有了孩子要怎么办?孩子挂墙上还是你挂墙上?!”
丈夫声音沉闷:“我能有什么办法?那房管处又不是我开的,我说给就给我啊!还有好多一家几口的都没排上,我们孩子都还没有,更排不上了!”
妻子不依不饶:“你看看隔壁就排到了!哎,真是同人不同命!谁让他会讲洋文呢!这要放到以前那是要被斗的,没想到,现在会洋文还挺吃香!”
“你就拐着弯说我没用呗!我能有个正式工都不错了!现在想进厂都进不了呢!要不然你提着杀猪刀去卖猪肉,我听说挣的钱比我们当工人可多多了,分不到房也可以去租个小院儿住啊!”
“你怎么不去杀猪!要我去?”
姜满娥在隔壁听到自己被莫名其妙地点了名,就捶了一把墙说:
“猪窝都比你们家安静,猪只饿了哼哼要吃的,你们一天到晚哼哼哼!”
范石磊皱着把拉过姜满娥的手看了看,又揉了揉。
隔壁安静了下来。
两人收拾好并排躺在床上,姜满娥在被子里“嘿嘿”笑。
“乐什么?”范石磊压低了声音问。
“还有三天,你就有书房用了,我看过那房子,里屋挺大,我们隔一隔,一半给小隽做卧室,一半给你当书房,你存在同学杂物房的书就可以全部搬过来了,我们打个大大的书架,不够放就把斗柜也换成书架,你买再多书也有地方放”
姜满娥盘算着,满心欢喜。
范石磊在被子里摸索过去,紧紧握住了她粗糙的、有着无数裂口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