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就冲你在医院守了我一周还多,你接下来半年的伙食费我都包圆儿了!”
姜颂宜这人虽然爱财如命,但该抠门的地方抠门,该慷慨的时候还是要慷慨的。
闻言,许嫣然眼睛都亮了,甚至提东西都更有劲儿了。
保安队长叫孙保军,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妻子开了一家便利店,女儿去年刚给他们老两口生了个双胞胎,是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给姜颂宜开门的是孙保军,他今天休息,姜颂宜也是得到了消息才登门拜访的。
孙保军忽然见到个脸生的人出现在自己家门口,似乎有些惊讶。
说明来意之后,姜颂宜连忙给他看了自己的病历。
“十分感谢您那天晚上帮我叫了救护车,如果不是你巡逻的时候从那边路过,说不定我就”
“别说晦气话,这不是都出院了吗?你身体还好吧?”
孙保军救了人却没有以救命恩人的身份自傲,反倒是关心起姜颂宜的身体。
“你跟我女儿差不多大,我想是个人遇到那种情况都会帮忙的,快进来坐!”
孙保军一提起自己的女儿就止不住地笑,下意识地便开始跟姜颂宜讲女儿的工作、生活。
过了一会儿,孙保军忽然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有些絮叨了。
“我也是好长时间没见到她了,你看我这嘴就是管不住。”
“没事,您说,我爱听。”
姜颂宜当然不会觉得厌烦。
这种故事书里才会出现的父爱,姜颂宜从小就没有感受过。
从姜家那种环境下长大,姜颂宜就注定无法享受来自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除了江清。
可是现在她连江清都没有了。
“孙师傅,如果今后有什么需要,您就尽管开口,能帮的话我一定会帮。”
姜颂宜表明了自己的诚意,然而孙保军却摇头拒绝了。
“你能活蹦乱跳的我就很高兴了,怎么敢说别的。”
面前的中年人看了看墙上的十字绣,随口说道:“如果姜小姐执意要帮忙的话,那以后就多做善事吧。”
十字绣是孙保军的妻子绣的,在红色的底图上用金线绣上了四个大字——日行一善。
告别了孙保军,两人并肩走在楼道中。
许嫣然揉了揉酸痛的肩膀,仿佛还在回想刚才孙保军的话。
“看来师傅也是个有文化的,很少见到能有这份心的人了。”
许嫣然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猛的用手戳了戳姜颂宜的肩膀:“对了,说起善事承明下个月要去捐助的山区小学做活动,你要去吗?”
做慈善是企业拉拢人心和建立口碑的惯用手段,承明也不例外。
姜颂宜第一时间便是点头:“峰会结束后我会有一段空闲时间,正好可以报名。”
这个时候正巧有这种活动出现,也算是应了孙保军那句话。
日行一善,姜颂宜觉得没什么不好的。
与此同时,姜家。
“什么?让我去那种穷酸地方献爱心?妈你是不是疯了?”
姜明珠瞪大眼睛,显然不敢相信甘若鸽会说出这种话。
“小点儿声!你不知道这样做可以帮你争取人心吗?到时候能不能继承姜家就靠平时的积累了,这件事没得商量!”
甘若鸽神色平淡,语气不容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