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了,你喝醉了。”一旁的李西富赶紧扶着咋咋呼呼的孟烦了出去了。
邓宝在一旁大胆地问道:“师长,你估摸着,咱们啥时候能把小日本打出去啊?”
“我原先是知道了一个时间的。”许粟一边说着,一边又打开了一瓶酒,“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场战争,我自己都开始怀疑那个时间是否准确了。”
许粟放下酒杯,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一定要说的话,只有继续战斗下去,我们才有胜利的那一天。”
龙文章举起酒杯叉着腰站了起来:“叽叽歪歪的,咱们给死去的鬼魂敬一杯。”
“不。”许粟说道:“咱们为了抗战胜利敬一杯。”
许粟不止和禅达的老兵聊天。
自己的老兄弟,他也常常一起话疗。
“大哥,打仗嘛,我不怕死,这没有什么。”五大三粗的楚文坐在板凳上像是一头蹲下来的熊。
“就是这里啊!”他环顾西周,感慨道,“从北面一路打过来的兄弟们,对这里可真是不太习惯呢。”
“是啊,这天气实在是太热了,而且还特别潮湿。”另一个老兄弟附和着,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抱怨道,“这衣服整天都是湿漉漉的,根本就干不了啊!”
“还有这吃的,也太不合口味了。”又有人插嘴道,“我们北方人,哪里吃得惯这些大米啊!”
楚文看着许粟赶紧补充道:“咱们部队的伙食当然是好的。咱们老兄弟参军前根本没有吃过肉,都是托了大哥你的福气,才吃上这些好东西的。”
“不过,大伙都说,宁愿吃杂粮馒头,不想吃大米。”
“老兄弟们吃不惯那东西。”
许粟点了点头:“这事是我疏忽了,我和后勤上研究一下吧。”
还有一些老兄弟则是对许粟表示,他们没什么要求,只是打仗打腻烦了。
他们往往就是一脸麻木,听到许粟要求就回答:“大哥,你就说吧,这次咱们又要打那个,弟兄们给你料理了就是。”
其中的代表就是马阳。
他从淞沪就开始和鬼子打仗了,打到现在,己经对打仗烦的不行了。
作为和他一起的百战老兵,这些人战斗经验丰富的不得了。
上战场对他们跟回家没有什么区别。
许粟让他们打,那就打。但是他们上了战场,一些人也是吊儿郎当的。
可要说他们受伤,那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他们总是能用各种办法躲过各种战场上的危险。
对于他们这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天。
但对新兵的示范效果十分糟糕,要是那个新兵学了他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许粟回到指挥部,与参谋们会合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总结目前的情况。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他们发现,在由老兵组成的军官队伍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许多军官对战争表现出明显的厌烦情绪。长期的战斗和压力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对战争的热情逐渐消退。这种情绪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工作效率,还可能对整个部队的士气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对于战争的前景,这些军官们的认识并不明朗。他们对战争的走向、战略目标以及最终的胜负结果缺乏清晰的判断和信心。
此外,还有一些军官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由于长时间在不同的地区作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适应新环境的困难导致他们的工作状态受到干扰,进而影响到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面对这些问题,许粟愁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不过,这只是部队思想问题中,最好处理的。
等到许粟调研了入伍新兵的思想后,就会发现。
思想工作就是一个深渊,人要是跳进去,就爬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