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朕说件事。”
旁边小宦官赶紧递上一摞奏折,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
“最近好多百姓联名给沈知夏她们求情,说谋杀亲夫案虽是事实但情有可原,今日国子监还有场辩论,大伙儿敞开了说,你们都有些啥看法。”
刑部尚书王惠迪赶紧出列,弓着背说。
“圣上,这案子我们三司合审过。”
“沈知夏她们因琐事谋害亲夫曹文翰,按《大明律》属谋逆,该判大辟,但曹文翰品行不端,臣建议斩首示众就行。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心里直犯嘀咕。
之前王惠迪还嚷嚷着要严惩,这会儿咋变卦了?
不过,他们想想也就都明白了,这是怕触了朱元璋的霉头。
毕竟龙椅上那位可是说翻脸就翻脸的主。
朱元璋又看向大理寺和都察院,俩主官异口同声。
“臣附议!”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
“究竟怎么判,先等国子监的结果。”
“但你们记好了‘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曹文翰就是例子,连几个弱女子都能要了他的命,你们当官的别太膨胀!”
这话跟重锤似的砸在百官心上。
朱元璋这是明晃晃护犊子呢!
谁敢动陈安,他能灭人满门!
百官面面相觑,心里却松了口气。
幸好咱没亲自下场,就让年轻人去斗。
要知道,这陈安可真是个刺头。
勋贵武将家被他收拾过的子侄不少,前段时间还搞掉一个侯爵满门。
文官更别说了,读书人的祖坟都快被他给掘了。
人家可是有皇家罩着的啊!
之前燕王的管事、蜀王的内侍都被他砍了头,连朱棣和朱桂都忍了,咱哪儿敢惹?
朱元璋突然一拍大腿,大喝一声道。
“散朝!”
“咱得去国子监看热闹,瞧瞧那小王八蛋能不能说出点人话。”
说完,他就大步流星的走了。
朱标赶紧补刀。
“学术归学术,父皇说了言者无罪,要辩论就去国子监,别玩阴的,不然惹父皇生气,我可保不住你们。”
百官连连称是,心里却犯愁。
这陈安简直是陛下的亲儿子,谁敢惹啊?
陈安一进金陵城,便立刻成了焦点。
老百姓谁不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