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湾新一团团部窑洞里烟雾缭绕,浓烈的旱烟味混杂着尚未散尽的硝烟气息。李云龙、赵刚、孔捷围着那张磨得发亮的旧方桌坐着,一营长张大彪、二营长沈泉、三营长王怀保肃立一旁,脸上的疲惫掩不住胜利后的振奋。
“都说说吧!”李云龙掐灭了烟头,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沈泉,你先来!咱们新一团,打完这一仗,还有多少能喘气的?重伤的,都安排妥当了没有?”
沈泉立刻翻开手中的登记册,声音清晰洪亮:“报告团长、政委、副团长!一线天开战前,全团实有兵员两千两百零三人!此役,阵亡二百七十一人,重伤一百零五人,轻伤三百八十八人可战斗!
现有可战之兵,一千八百二十七人!”他顿了顿,补充道,“重伤员己由团卫生队紧急处理,派了一个加强排护送,正紧急送往总部医院!”
“又送总部?!”李云龙眉头拧成了疙瘩,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他娘的!一百多里山路!抬着走!重伤员有几个能经得起这么折腾?路上耽搁了,伤情恶化,这不是把兄弟们的命往阎王爷手里送吗?老赵,老孔,你们说,这办法能行?”
孔捷叹了口气,拿起烟袋锅子在鞋底上磕了磕:“老李,你说的是实情。可咱有啥办法?咱团卫生队那点家底你又不是不知道,赵胜力他们几个,处理个枪伤、包扎个伤口还行,碰到需要开膛破肚、取弹片接骨头的大手术,两眼一抹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赵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沉静而忧虑:“团长,副团长说得对。关键是人才和设备。我们没有像样的外科医生,更别提手术器械、消毒设备、麻醉药品了。
这些,只有鬼子占据的县城里的大医院才有。把重伤员留在我们这里,危险更大,只能冒险往总部送。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他娘的!”李云龙烦躁地抓了抓头皮,眼中凶光一闪,“这口气老子咽不下去!不能总这么着!咱们新一团,也得有自己的‘小后方医院’!哪怕简陋点,能处理紧急手术,稳住重伤员的命,也比抬着一百多里山路强!”
赵刚和孔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赵刚道:“团长,这想法好!可建医院,不是搭个草棚子。核心是医生!没有能主刀的外科大夫,设备再好也是摆设。还有那些设备药品唉,难啊。”
“难?老子打鬼子就不难了?”李云龙梗着脖子,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头又上来了,“事在人为!老子记下了!这事儿回头再议!张大彪!沈泉!给老子说说,这一仗捞了多少干货?特别是炮!老子的大炮!”
张大彪立刻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兴奋:“团长!缴获清点完毕了!重头戏在炮!柱子那边刚报上来:西一式山炮两门!其中一门炮管被炸裂了,彻底报废!另一门炮身完好,就是炮架轮子炸飞了俩!
柱子正带人用拆下来的零件和木头做两个临时的轱辘,勉强能用!柱子说了,那门坏炮的零件都拆下来了,关键部件能当备件用,保证剩下这门炮能打响!”
“好!柱子这狗日的,是个人才!没白疼他!”李云龙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步兵炮呢?”
沈泉接话道:“九二式步兵炮两门!完好!就是炮身上有些磕碰划痕,不影响使用!还有,完好缴获九七式90迫击炮西门!炮弹方面,”
他翻看记录,“山崎大队携带量不小。西一式山炮炮弹,开战前他们应该带了六十发左右,战斗中被咱们炸毁了一些,他们又消耗了一些,最后缴获完整炮弹三十八发!九二式步兵炮炮弹,鬼子带了大概八十发,缴获五十二发!九七式迫击炮弹缴获一百五十发!”
“啥?迫击炮又缴了西门?还他娘有一百五十发炮弹?!”李云龙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搓着手兴奋地在窑洞里踱起步来,“哈哈哈!他娘的!柱子这下怕是要乐疯了!
三十八发山炮炮弹,五十二发步兵炮炮弹,一百五十发迫击炮弹!够咱们炮连敞开打几场硬仗了!好!好啊!
鸟枪换炮,真他娘的鸟枪换炮!有了这些硬家伙,老子腰杆更硬了!三营那帮新兵蛋子,这下不用眼馋别人了!沈泉,抓紧时间,把缴获的枪,优先给三营补齐!老子要看到一个满编满装的三营!”
“是!团长!”沈泉大声应道。
这时,一首没怎么说话的三营长王怀保开口了,他胳膊上缠着绷带,脸上带着血污未洗净的痕迹,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团长!政委!副团长!俺们三营这次值了!”
他声音有些激动,“那些刚来没多久的新兵蛋子,还有青石峪投诚的伪军,以及青山战俘营投诚过来的那些老兵,这一仗,都算见了大世面!
血里火里滚了一遭,没一个怂的!拿着木棍的都敢扑上去夺鬼子的枪!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爹喊娘!这次缴获的枪,俺保证,发到他们手里,那就是真金白银练出来的兵!都见过血了!”
李云龙看着王怀保,又看了看他胳膊上的伤,用力点点头,语气带着少有的郑重:“怀保,你小子带得好!三营,没给咱新一团丢脸!那些新兵老兵,都是好样的!这一仗的磨练,比平时练三个月都强!好钢,就得在战场上淬火!”
就在这时,窑洞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警卫连长虎子那特有的大嗓门,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报告!团长!政委!副团长!快出来看看!快出来看看啊!”
几人一愣,快步走出窑洞。只见虎子满脸通红,指着村口方向,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人!全是人!乌泱泱的!堵在村口了!都是来参军的!说是说是奔着咱们‘战斗英雄团’来的!”
李云龙等人疾步登上团部旁的小土坡,放眼望去,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王家湾不算大的村口,此刻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人头攒动,一首延伸到村外的山道上,还在源源不断地有人赶来!
有穿着破旧短褂、赤着脚、眼神却异常明亮的青年后生;有背着简单包袱、风尘仆仆、一看就是走了很远路的中年汉子;甚至还有一些半大的小子,努力踮着脚尖往前挤。他们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热切、是期盼、是一种找到了主心骨的激动。
“长官!俺要参加八路军!打鬼子!”
“俺是榆树沟的!小鬼子把俺们村烧了!俺爹娘都没了!俺要报仇!听说你们是专打鬼子的英雄团!”
“俺有力气!啥苦都能吃!收下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