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得给核聚变领域再添一把火
现场也有支持使用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的学者。
本书由?全网首发
航天十一院已经派人过去了,并且还签订了相应的技术合作协议,算是已经有官方背书。
技术真实性上面肯定是有保证的。
至于什么改造需要耗费精力和无法保证成功之类的。
做实验的,在没有看到结果前,谁敢说一定能成。
长痛不如短痛。
停机就停机,一旦技术验证成功,在精确检测方面,将领先现在常规检测系统一个量级。
陈齐光就是一个。
见其他人不说话,他还是说道:“老张,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先派遣一个工作组过去,先和那边接触:”
此前,他问过自已在京都材料研究所工作的老友。
得到的结果是,性能确实很好。
以他对任南的了解,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的效果恐怕只高不低。
一侧,邵一林眼前亮了亮,如果访问京都那边的话,或许可以争取争取。
不过,张志高的下一句话,打消了他的激动。
“老陈,你知道的,我们现在的重中之重是半年过后的聚变三乘积实验,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进行大规模检测系统改造了。”
主位上,张志高沉声说道。
陈齐光无法反驳,从计划来讲,他们的重点确实是推进下一步的聚变三乘积实验。
这个时候,也有人出声:“我们已经完成了超导磁体的升级,只要装机成功,调试完毕,今年5月就能挑战聚变三乘积。”也有人说。
“是啊,现在的工作重点该放在4个月后的实验上,一旦成功,我们将是全国,乃至全球首个完成聚变三乘积的托卡马克设备!”
“这可是有代差的技术,错过可惜了。”有支持的人说。
“是有代差,但也不见得适合我们的设备,我们还是平稳发展比较好。”
陈齐光也没有继续再说。
他突然有些无奈。
自己当初的选择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张志高有技术,可有点自负。
这样的人能够促进项目快速落成,但也容易造成故步自封。
“就这么定了。当然,在磁场控制精度上,我们也不能原地踏步。”
张志高的目光看向一侧的中年,说道:“老刘,你们以前提的那个升级方案再拿出来,开个会研究一下,把监测系统的控制精度再提一提。”
“好。”中年点头。
会议结束,张志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泡着茶,放松下来。
“李刚这个老家伙,为了拉拢许青舟可耗费了不少力气。”
听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又和许青舟那边搞了个什么联合实验小组,准备做第一壁材料研究。
整天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不如他们这边专心致志搞建设。
对于西南核物理研究院那边,许青毫不在意,这些天主要跟着赵升文小组做负三角等离子体的磁场闭合性与稳定性研究所。
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很给力,能做到实时反馈,动态调整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