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敌人对我们穷追不舍,我们一直不能去和大少奶奶汇合。敌人没有办法获得大少奶奶行踪的情况下,必定对我们下手。是抓,或是杀——”
“尚姑姑,我不怕被杀,只怕他们抓住我以后,想方设法想套大少奶奶的行踪。”
“我也一样,人老了,想死的话,死的轻松一些,不想死的太受折磨。”尚姑姑轻拍下她的手,道,“到最终,如果实在逃不过厄运,你先跑,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要让人发现你,努力活下去。我年纪比你大,死了没有那么可惜。”
“尚姑姑!”春梅对此坚决摇头,“我家里也有老人,所以,我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傻姑娘。”尚姑姑嘴角微微一扬,像是露出丝无奈。
夜幕降临了,马车是越奔越远,跑了要有两个以上的时辰了。跟踪他们的兵马,逐渐感觉到了哪里不对劲。
与尚姑姑所想的那样,在马车行进到一个岔口上时,前方突然出现兵马,对马车形成了围堵之势。车夫见状,立马改变了马车行进方向。
路子眼看是越来越难走的样子,后有大批的追兵,可以听见清晰的马蹄声。马车里的两个女子用力互相抓住彼此的手。只等最后逃不掉的一刹那,把头上的簪子摘下来,直插心窝口上。
在敌人紧追不舍的情况下,车夫驾着马车,直冲出了林子,到了一个悬崖边上。
后面的追兵看着他们前面无路可逃,干脆从四面八方把马车包围了起来,只等他们弃械投降。
“下车!马上下车!”
敌方的军官喊了两声,结果,车夫突然扬起马鞭,冲马匹抽了下去。
所有敌方的士兵急急退了半尺,防备马车向自己冲过来突围。可是,马车并没有冲他们任何一个方向过来,而是,一个急跃,冲下了直落千丈不见沟底的悬崖。
那等惨烈,让围攻的军兵全看呆了。
静寂的夜里,只有马车跌落悬谷以后稀里哗啦支离破碎的声响,以及呼啸的犹如鬼哭狼嚎的风声。
小山坳的猎人村里。
下午休息过后,一觉醒来,李敏拿出从京师里西洋人那儿买来的怀表,打开金色的金属表壳一看,大概是夜晚六七点了。由于中午那餐午饭吃的迟,现在再吃晚饭也不见得饿。只是想到他的话,为了孩子也好,必须多少吃一点。因此,叫了小李子准备了晚饭。
山坳里的小村哪有什么好东西吃。小李子找来找去,给她找到了一点羊肉,炖了点玉米汤,端上来给她。
喝着玉米汤的时候,李敏问:“除了我们,还没有人到吗?”
小李子点头:“是的,自我们来了以后,村里,除了本村住的农户,都没有人进村。没有人,没有车马。泰庄主的友人大山,据说是可能赶不回来,今晚上会在山上的房子过夜。奴才问了泰庄主,泰庄主说没有关系,见不见到大山都没有关系,这里的路他都熟悉,只等人到齐了随时可以翻山越岭。只怕再迟一些,天气会再变坏。”
听到说天气的问题,李敏才察觉好像变冷了。现在看到屋里的门窗都被底下的人关到密不透风,她本以为这都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畏寒的毛病。原来不是,而是外面开始下雪了。
正因为如此,像大山这样赶不及回来的老猎户,干脆在山上的猎人屋子里过夜,到早上天气好些,再下山来,避免夜里路不好走,遭遇到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出意外。
李敏放下了手里的碗,走到窗前。小李子把油灯挪到靠近窗户的地方。李敏不敢开窗,只能是凑近纸糊的窗户,看不清楚外头一片黑漆漆的景象里能有什么东西,但是,能听得到风声很大。
激烈的寒风,刮打那些树干子,啪啦啪啦响,好像鞭炮一样。风很大,小李子又说下雪,明显这个雪也会很大。
李敏的心头,突然被这阵风给吹的寒嗖嗖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变天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之前气候没有变冷反暖,一样不是好东西。
“什么时候变的天?”李敏问。
小李子避免这屋外有人窃听,低声作答:“据村里人说,大概是下午起的风,到了夜晚,应该会刮到燕门关。”
“那会怎样?”李敏又问。
“主子,今日奴才跟主子过关的时候,听到那些商人议论的,如果大雪来,燕门关每天能开门放行的时辰越短。所以,很多人赶着大雪来到之前过关,以免耽误了生意。”
李敏回想起今日通过燕门关的时候,听到那些经常走返这条路的商人们说话,是如小李子说的那样,如果今日过不了燕门关,明后日想过关更难。那些商人们是损失惨重,他们这些逃亡的,则是性命堪忧。
看她的表情眉毛都皱了起来,小李子意图宽慰她说:“主子,哪怕是日落过的关,到这儿,也需要一些路程。”
这里离燕门关是蛮远的,没有两三个时辰都不到。况且,如果他们谨慎,兜一兜圈子更难,恐怕要等到半夜才能等到齐人。
如果今夜里能集合齐所有人,算是幸运了。要是不能,出什么意外。
燕门关,果然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地方。李敏坐下来,仔细回想自己和孟浩明之前商量的那些地方,有没有纰漏。
小李子只劝她把热汤喝了。
泰庄主听说她醒了,敲了敲门进来,说:“王婆婆的眼睛,想请林大夫给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