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借着机会也退出了战斗喘口气定定神。
站稳后“无名”不看则已一看大吃一惊。这时候“无名”才有机会仔细看清楚尹城手中的“软剑”,确切地说那不应该叫“软剑”了,那应该叫“链子鞭剑”。
尹城手里的这柄软剑不是传统形式上的软剑。
它是由一节一节的剑身,每节剑身中间由一组三个铁环串在一起。剑身只有半个小母手指头粗细,共有八面,每面都有一列剑锋。一共有十三截儿剑身外加一节蛇吐信子的剑头,蛇吐出的信子就是剑尖儿。
这就难怪尹城的剑能够拍击到“无名”的后背了。平时这软剑就缠在腰中的皮腰带中。使用的时候一翻腰带罩儿,抽出缠着的软剑就能攻击。
实际上尹城使用的这柄利器,即有剑术的根基又融合了“挥丝当剑”的功力。
而且由于是利器,挥动起来的威力绝对比得过“挥丝当剑”的威力。这一绝技,软硬兼顾,且鞭剑结合,着实令对手难以招架。
尹城望着“无名”一脸的惊讶,微微地笑道:“怎么样,少侠客,没见过这柄利器吧?我这灵蛇软剑又叫灵蛇剑鞭。从来剑不离身身不离剑。多少成了名的剑客就是死在我这柄剑下的。”
其实尹城不知道“无名”的惊讶包含了很多的意思。
尹城的剑是这个样式的,“无名”的确很意外很惊讶。
但是“无名”更惊讶的是尹城的兵刃不是自己当初想象的那样,那么自己当年精心准备的手中的这柄宝剑还能否发挥出它本来的威力?自己设计的那套打法还能发挥作用么?这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这个意外真令“无名”措手不及,当初的套路可能真得用不上了,得临时更改招数儿了。这种不确定性影响了“无名”的自信心。
鲜血已经染红了一小片后背上的衣服。
“无名”忍着剧痛,举剑刺向尹城,两人便又立即斗在了一处。
这回“无名”可万分小心了。接挡尹城的攻击一定是首要打剑头处,绝不打其他位置。如果失算击中其他位置“无名”也知道深浅,清楚该如何小心应对。
就这样,两人缠斗了二百多个回合。“无名”身受了几处剑伤。不过好在不是大伤。不过“无名”却未曾伤害尹城分毫。
这时,只见尹城一记“灵蛇探路”剑头绕着圈直奔“无名”左胸口的天池、乳根、步廊、中庭、玉堂、灵虚、天溪、神封等呈圆周排列的诸多大穴。
“无名”立即翻身躲避,可是尹城紧随其后,“无名”脚跟刚一沾地儿尹城的催命剑就刺过来了,依旧是围绕“无名”左胸口那一圈死穴。
“无名”仗着自己轻功不错,立即提纵翻身又堪堪躲过了尹城这一击。
哪成想“无名”脚刚一落地尹城的这一剑以同样的招儿数就像一道闪电一样紧跟着攻了过来。
这连续得攻击并不曾有任何间隙,“无名”实在是躲不开了只好用剑在自己的左胸附近迅猛地划出一圈剑圈用以抵挡尹城的攻击。哪成想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尹城的剑明明是打“无名”左胸附近的一圈生死大穴。
但是由于“无名”用同样的方法抵御,尹城的这一剑竟然死死地将“无名”的剑缠绕住了。
尽管“无名”用全力去挣也无法抽回自己的剑。
尹城一时也没法将“无名”的剑夺过来。
于是就变成了用脚攻击“无名”。
其实这一变故就是尹城的绝技。
尹城多次用这种办法击败对手。
刚才的一招“灵蛇探路”不过是虚虚实实的这么一招儿。如果有缝隙,那么这一招儿就是实招儿,可以攻击任何一点大穴,令敌人防不胜防;如果敌人用剑巧妙抵挡,那么尹城这招儿就是虚招儿,紧接着变招儿用“巨蟒缠身”这招儿,让自己的鞭剑化为一条巨蟒去死死地缠绕住敌人手中的剑,在趁敌人未反应过来之际立即抽剑将敌人的剑夺过来,然后将失去了剑的敌人打败。这一战术尹城曾经是屡试不爽。
可是这一次呢,尹城也没想到,“无名”手中的剑竟然没有被他一举夺过来。
以往尹城用这招儿的时候,之所以屡屡得手,是应为一来这招儿有个窍门儿,就是尹城用自己的剑缠绕对方的剑的时候往往能够留个剑头正好能扫到敌人持剑的手上。
敌人手上猛地被剑尖一扫,难免会因为疼痛本能地松手,这样剑就比较容易夺过来。但是这次交锋由于这“无名”手中的剑比一般的剑要略长些而且还要略宽些,所以尹城在使用这招“巨蟒缠身”的时候无法做到之前的那一点,所以这个剑尖没法扫到“无名”的手上。这是其一。
其二是之前尹城也有过碰到由于对手的剑很长很宽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在缠绕的时候用自己的剑尖扫到对方持剑的手的情况,但是凭借着尹城深厚的内力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被尹城得手把剑给抢夺过来。
但是尹城哪里知道“无名”主要是练棍的。
“无名”的最拿手的兵刃就是混铁大棍。
当年“无名”在少林寺学武的时候,使用的就是一条一握粗的混铁大棍,重达四十余斤。就这么一条大铁棍,被这“无名”耍得是虎虎生威、密不透风;猛如恶虎扑食,巧如灵蛇游荡。
你说这“无名”的臂力能是那些练剑的武林人士能够比拟的么?当然了,练习荆楚长剑的武林高手另当别论。
可是尹城如果碰到使荆楚长剑的对手他也不会用这招儿“巨蟒缠身”呐。所以啊,这次尹城的攻击没有取得之前的效果。
可是这种情况却令“无名”喜出望外。
怎么地呢?这就要先说说“无名”手中这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