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里,京城西郊一座雅致的院落张灯结彩,匾额上“明德女院”四字乃雍正亲题。
开院当日,林芸一袭素色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玉兰,却引得众人纷纷行礼。
黛玉站在她身侧,手持《算学启蒙》的讲义,从容地向来宾介绍课程。
“娘娘,家妹年方十二,可能入学?”一位尚书夫人急切地问道。
“自然可以。”林芸微笑,“凡年满十岁的女子,皆可报名。”
消息传开,京城贵女们蜂拥而至。
有慕林芸之名的,有艳羡黛玉才华的,更有单纯渴望读书的。
学院首批收了三十名学生,课程从晨间算学到午后医药,林芸亲自教授物理,黛玉则负责数学基础。
雍正微服来访时,正见林芸站在廊下,为一群少女演示磁石吸铁的原理。
阳光透过树影斑驳地洒在她身上,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
女子学院的兴盛超出预期,甚至有几家勋贵主动捐赠书籍。
芸儿的光芒,终究是藏不住了。
随着明德女院的声名远播,京城的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关于女子学院的种种议论。
茶馆里,几个身着锦袍的男子围坐一桌,脸上写满了不屑。
“女子就该相夫教子,如今竟公然入学堂读书,成何体统!”
一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拍案而起,引得旁人纷纷侧目。
“可不是嘛!”另一人附和道,“听说那些贵女们还学什么算学、物理,简直荒谬!女子无才便是德,老祖宗的话还能有错?”
这些言论很快传到了朝堂上。
一日早朝,礼部侍郎赵德全出列奏道:“皇上,近日京城开设女子学院,引得民间非议不断。
臣以为,此举有违祖制,恐扰乱纲常,恳请皇上明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几名保守派大臣纷纷出列附议,言辞激烈,仿佛女子学院是洪水猛兽。
雍正眉头微蹙,尚未开口,留京听政的林如海已上前一步,沉声道:“赵大人此言差矣!女子通文理,方能明事理、教子女,于国于家皆有益处。
沿海一带早有女子读书之风,何来扰乱纲常之说?”
兵部侍郎陈明远也站出来支持:“臣家中小女入学后,不仅学会了算账持家,还懂了些医理,如今家中老母偶感风寒,她都能照料一二。此等好事,为何要阻?”
朝堂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
雍正冷眼旁观,待众人稍静,才缓缓开口:“朕设立女子学院,初衷是为开启民智,强盛国家。
若女子能学以致用,何乐而不为?此事不必再议,学院照常开办。”
反对派虽心有不甘,但见皇上态度坚决,只得悻悻退下。
如今的圣上可不是刚登基那会了,威望已达到鼎盛,皇上的决定几乎无人敢反驳。
退朝后,雍正召林如海至养心殿,问道:“林爱卿,沿海一带女子读书之风果真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