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与弘暾拜见完皇上和皇后,又依次前往各宫拜见后妃。
宫中的妃嫔们对这位新入门的世子妃格外热情,纷纷送上贺礼,言语间满是恭维。
黛玉举止端庄,应答得体,既不显得过分热络,也不失礼数。
弘暾始终陪在她身侧,目光温柔有礼。
他用行动向黛玉表明,无论面对何种场合,都有他在。
离开后宫,两人又前往养心殿拜见诸位王爷。
允禩、允瑭、允?等宗室长辈早已等候多时,见新人到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父亲允祥拍了拍弘暾的肩膀,笑道:“暾儿如今成了家,往后可要更加稳重了。”
弘暾恭敬应下,黛玉则向各位长辈行礼问安。
殿内气氛融洽,众人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
次日清晨,太和殿
朝臣们如往常一般列队入殿,低声议论着近日的政务。
谁也没有料到,今日的早朝会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
雍正高坐龙椅,目光扫过殿内群臣,神情肃穆。
待百官行礼完毕,他缓缓开口:“朕今日有一事宣布。”
话音落下,殿内瞬间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朕决定,立皇六子弘曜为大清太子,即日起入主东宫,由张廷玉、鄂尔泰等人辅佐,学习治国之道。”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震惊不已。
皇上今年才五十岁,正值壮年,为何如此急切地立太子?
更何况弘曜年仅十三岁,虽天资聪颖,但毕竟年幼,能否担此大任?
张廷玉率先回过神来,上前一步,躬身道:“皇上圣明。六阿哥品性纯良,勤奋好学,确为太子之不二人选。”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一锤定音。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附和。
毕竟,弘曜是皇后嫡子,背后有皇上的全力支持,谁敢提出异议?
更何况,皇后林佳氏贤名在外,其弟林砚又是翰林院编修,学识渊博,深得皇上信任。
怡亲王允祥的儿子和皇后的干女儿结为了夫妻。
瑞亲王允瑭、十爷允?、江南总督、两广总督等都和皇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以说,如今半个天下都已在太子的囊中,这样一想,真是细思恐极。
这样的背景,足以让弘曜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
雍正微微颔,目光深邃:“弘曜虽年幼,但朕会亲自教导。众卿需尽心辅佐,共同为大清的江山社稷出力。”
“臣等谨遵圣谕!”群臣齐声应道。
---
弘时和弘昼并肩走出大殿,脸色阴沉。
他们早已知道父皇偏爱弘曜,但没想到会如此突然地宣布立太子之事。
弘时握紧拳头,低声道:“皇阿玛未免太过偏心!弘曜才十三岁,凭什么?”
弘昼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嘲讽:“就凭他是皇后的儿子,而我们……不过是庶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