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川流不息免费阅读 > 第39章 古墓现奇工上(第2页)

第39章 古墓现奇工上(第2页)

李明衍答道,"恳请蒙将军回报大王,虽有困难,我等定当全力以赴。"

蒙武点头应允,随即骑马离去,留下李明衍与郑国面对这一系列棘手的难题。

下午,技术会议在工地主营帐内举行。

帐内炎热异常,蒸笼般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李明衍、郑国、魏般、楚铁、邓起及几位资深工匠围坐一圈,面前铺开了渠道图纸和地质勘察记录。

"北段的三大难题,诸位都已知晓。"李明衍直入主题,"今日召集大家,就是要集思广益,拿出解决方案。"

"上软下硬的地质交错,确实罕见。"魏般沉吟道,手指轻敲图纸,"传统的挖掘方式在此行不通。或许我们可以改变渠道走向,绕过这一区域?"

郑国摇头:"绕行不可行。一来会大大延长渠道总长,增加工程量;二来会改变原定的水流坡度,影响后续灌溉效果。"

"依我看,"楚铁粗犷的嗓音响起,"何不用火攻?先在岩石上浇水,再用烈火烧灼,使其炸裂。秦军攻城时常用此法破城墙,效果颇佳。"

"火攻有理,但需谨慎。"邓起接道,他年纪最轻,脸上却写满睿智,"烧裂岩石确实可行,但若控制不当,可能引发更大面积的塌方。建议先在小范围试验,确保安全后再大规模应用。"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此法值得一试。

"木桩群更为棘手。"一位年老的工匠发言,"这些木桩不知埋在地下多少年,硬得出奇,连铁器都难以损伤。若要一根根挖出,工期必然大幅延长。"

"我曾在楚地见过类似的古桩。"另一位工匠接话道,"当地匠人用一种特制的药水浸泡木桩,能使其软化,随后便可轻松取出。只是配方繁复,需寻药师配制。"

至于"哭泉"问题,众人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却迟迟无法达成共识。有人建议用土石填塞泉眼,强行阻断水流;有人提议在泉眼处设置引流渠,将水引至他处;还有人认为应当改变渠道深度,避开泉水层。

争论正酣,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随后一名满身泥土的民夫慌张闯入。

"大。。。大人!"民夫气喘吁吁,额头上的汗珠混着泥土,形成一道道污痕,"北段丁区。。。挖。。。挖出了古怪的东西!请大人速去一看!"

李明衍等人面面相觑,随即纷纷起身,跟随那民夫疾步赶往北段六区。

北段六区,数十名民夫聚集在一处新挖开的渠段,神情紧张地议论着什么。见李明衍等人到来,立刻让出一条通道。

"什么情况?"李明衍沉声问道。

一名年长的工头上前行礼:"回大人,我等挖掘至此,发现地下石块排列不似自然形成,便继续挖掘,结果。。。"他指向渠底,"发现了这个。"

李明衍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望去,只见渠底露出一块约丈许见方的石板,上面刻着繁复的花纹,隐约可见水波纹和一些古怪的符号。石板一角已经被挖开,露出下方的空间,黑洞洞的,不知深浅。

"这。。。"李明衍跳入渠中,蹲下身仔细查看那石板。石板表面光滑平整,花纹精美,绝非粗制滥造之物。他用手抚摸石板边缘,发现四周都是用精湛的工艺切割而成,接缝严丝合缝,显然是人工建筑的一部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国也跳下来查看,脸色越来越凝重:"这像是某种古墓的顶部。"

此言一出,周围民夫立刻骚动起来,有人甚至不自觉地后退几步。

"大人,村里老人说过,这一带曾是古战场,埋葬了无数冤魂,如今挖出古墓,恐怕是触怒了死者。。。"一名年轻民夫颤声道。

"别胡说!"楚铁厉声喝道,"什么冤魂鬼怪,不过是古人墓葬罢了。"

李明衍却没有立即反驳那些迷信说法,而是继续检查石板。他注意到石板上的花纹不同寻常,并非常见的龙凤图案或者祥云纹饰,而是一系列流水纹和几何符号,有些甚至像是某种原始文字,却又不同于已知的任何文字系统。

"有谁知道这一带的历史?"李明衍抬头问道。

沉默片刻后,一名白发苍苍的老民夫颤巍巍地走上前来:"老朽听祖辈说过,这片土地古时候曾是水神的祭祀之地。每逢大旱,村民们会在此祭祀水神,求降甘霖。传说很久以前,曾有水神降临此地,教会人们引水灌溉之法。后来水神离去,人们修建了祭坛纪念。"

李明衍眉头微皱,这故事听起来像是民间传说,却又隐含某种真实的历史痕迹。古代水利专家确实可能被后人神化,成为传说中的"水神"。

"不管是墓葬还是祭坛,都是重要的历史遗迹。"李明衍站起身,声音坚定,"在确认其性质前,不能贸然破坏。"

郑国眉头紧锁:"李水官,渠道已定,不可更改。若为一座古墓延误工期,恐怕难以向大王交代。"

李明衍思索片刻,郑重道:"请给我一日时间,组织小队进行初步勘察,了解这处遗迹的性质和范围。若确实重要,可调整渠道走向略作避让;若只是普通墓葬,则依古礼迁移安置。"

李明衍拱手致谢,随即转身吩咐,"魏般、邓起、楚铁随我一同勘察,也请孙老子爷子和我们一起。"

喜欢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请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