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们在,我自不担心。"李明衍微笑道,拍了拍老工匠的肩膀,"况且,这咸阳城虽比不得蜀地山川秀美,却也自有一番气象。或许,这里有我命中注定要完成的使命。"
楚铁将院门紧闭,压低声音道:"先生,刚才我听门外侍从说,那位昏睡的水官恐怕。。。"
李明衍心中一沉。一场无形的争斗已经开始,他被卷入了一张远比泾水更为复杂的网中。那些笑脸背后的算计与杀机,如同泾水中的暗流,随时可能将人吞噬。"
夜风拂过,吹散了院中的灯烛。李明衍站在院中,望着天上的繁星。千年之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会记得他吗?会记得泾渭交汇处那场清浊之争吗?他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无论如何,他都会尽己所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天色微明,濠园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卫士报号声。李明衍尚在院中冥想,思考昨夜宴席上的种种试探,便听门外传来急促的叩门声。
"李水官,下官乃秦王内使,奉王命前来宣召。"门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
李明衍不由一惊。按原定计划,他应该在三日后与邹衍一同前往泾水上游考察,为何秦王今日突然宣召?
魏般匆匆赶来:"先生,是秦王的内使,看样子事出突然。"
李明衍点头,命人开门。只见一位身着黑衣、身材矮小的中年人站在门外,面色严肃,神情急切。
"李水官,秦王有急事相商,请速随我入宫。"内使行了一礼,语气虽恭敬,但明显含着不容拒绝的命令意味。
"不知何事如此紧急?"李明衍问道。
内使摇头:"王命在身,不敢多言。请水官即刻随我前往。"
李明衍转向四位助手:"你们留在此处,整理昨日所得资料。若有异常,立即派人通知我。"
孙章忧心忡忡:"先生,这突然宣召,恐有蹊跷。。。"
"无妨。"李明衍低声安慰,"秦王既然派正式内使前来,想必是正事。我去去便回。"
匆匆跟随内使出门,只见门外已备好轻便马车。上车后,李明衍注意到随行的不仅有卫士,还有几位面容凝重的官员,个个神色匆忙,似乎确有急事。
"内使,可否告知发生了何事?"李明衍再次询问。
内使犹豫片刻,终于低声道:"昨夜,泾水支流突发水患,淹了几个村庄。秦王龙颜大怒,连夜召集水官议事,却无人能解。今晨得知李水官在咸阳,特命我火速相请。"
李明衍心中一动。昨日还风平浪静的泾水,今日突发水患?这变化之快,绝非自然现象。难道。。。他想到昨晚那位被"错饮"药酒的水官,难道他们已经对那位水官动手,而今日的水患是某种黑幕?
车行至王宫,郑高引李明衍直入章台宫。此时天刚亮,宫中却已灯火通明,显然一夜未眠。
次日清晨,李明衍早早起床,静心调整仪容,准备朝见秦王。这位秦国的君主,如今还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先生,您说这秦王见了你,会怎么说?"邓起一边帮李明衍整理衣冠,一边好奇地问道。
李明衍微微一笑:"我也不知。我只知道,我的职责是治水,而不是卷入权力的漩涡。"
楚铁皱眉道:"可是先生,那韩国在上游的矿场明显是挑衅,难道我们瞒报不提?"
"老楚,这话莫要乱说。"孙章连忙制止,"这里是咸阳,非是蜀中,隔墙有耳啊。"
正说话间,赵易派来的侍从已到门外,告知时辰已到,请李明衍随行入宫。
远处,一座华丽的宫殿中,赵易和邹衍正与一名黑衣人低声交谈。
"如何?"黑衣人问道,声音低沉而沙哑。
"此人确如你所言,见识非凡。"邹衍认真地说。
"他对泾水浑浊的原因一语道破,令我们都感到意外。"赵易补充道,"此人若非天纵奇才,便是。。。另有来历。"
黑衣人转过身,月光下,露出一张瘦削而深邃的面容——正是徐福。岁月似乎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你们说得没错。他不是普通人,而是与我一样的。。。异乡客。"徐福嘴角勾起一丝神秘的微笑,"三日后的上游之行,我会亲自试探他。届时,真相自会大白。"
邹衍皱眉:"你确定要亲自出面?若他认出你。。。"
"放心,一切尽在掌握。"徐福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李明衍么。。。他终将为我们所用。"
泾渭交汇处,浊水清流依旧分明,如同命运的分界线,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喜欢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请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