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川流不息的川是哪个川 > 第95章 王宫熬噩梦下(第3页)

第95章 王宫熬噩梦下(第3页)

李明衍苦笑一声,向张良深深一揖:"国相,我等有愧。半月过去,不仅未能探访遗迹,甚至连新郑城都未能离开。"

"啊?怎么会这样?"张良眉头微蹙,显然也颇为意外,示意三人入座,命人上茶。

茶香袅袅中,李明衍将半月来的遭遇一一道来——从初到水工署被拒,到庄上官的无理刁难,再到那荒谬的"法律正在制定"的借口。李明衍说得义愤填膺,邓起也时不时插话,添油加醋地描述庄上官的荒唐言行。

"那位庄上官,"邓起忿忿不平地说,"言语混乱,逻辑颠倒,却偏偏位高权重。我等持国相文书,尚且受此刁难,若是寻常百姓,岂不是更加寸步难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漓也补充道:"最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只是三个庶民,想探访古迹而已,为何要如此百般阻挠?甚至不惜动用司寇士师,专门为我们制定法律?"

张良听完,一改往日的从容不迫,脸上闪过一丝罕见的懊恼。他站起身来,在厅内来回踱步,眉宇间凝聚着化不开的忧虑。

"是我害了你们,"张良长叹一声,"如果不是我给你们文书,恐怕中庶子也不会如此上心地来刁难。"

李明衍一愣:"国相此言何意?"

"非是与你们有干系,"张良摇头,"而是与我有干系。你们持我的文书,在他眼中,便成了我的人…"张良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李明衍恍然大悟——原来看似简单的探访请求,却无意中陷入了韩国的朝堂权斗。

想到这半月的无谓折腾,他不由得苦笑:"国相,我等实不知内情,给你添麻烦了。"

张良沉吟片刻,似有决断,"我即刻手书一封,派人送至庄上官处,请他给予通融。"

说罢,张良重返案前,提笔疾书。片刻后,他将信笺装入锦囊,封以火漆,交予侍卫:"即刻送往王宫,务必亲手交与庄上官。"

侍卫领命而去,厅内一时寂静无声。众人喝着闷茶,李明衍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搭话。

好在不多时,那侍卫已经返回,手持一封回信。众人惊讶于这回复之速,张良接过信函,仔细阅读,眉头渐渐紧锁。

"如何?"李明衍按捺不住问道。

张良将信递给李明衍:"你们看吧。"

信中写道:

"谨复国相:

关于秦国水工李明衍等人探访水利遗迹一事,下官已多方斟酌。虽蒙国相美意,然兹事体大,涉及我韩国水利命脉,下官不敢擅自做主。此事已上奏韩王,将于三日后内殿商议。恳请国相理解。

伏惟国相海涵。"

李明衍读完,不由得愕然。一个简单的请求,经过半月周折,最终竟要惊动韩王亲自裁决,这荒谬的发展令人啼笑皆非。

"三日后内殿商议?"邓起难以置信,"我们不过是三个平民,想去田野走访,任何动作和成果都还没有,甚至可能什么都找不到,就这种小事,也要劳动韩王?"

阿漓也皱眉道:"这未免太过夸张了。"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李明衍无奈地问。

张良沉思片刻,目光渐渐坚定:"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奉陪到底。三日后的内殿议事,我会安排你们列席。"

三人惊讶不已,邓起忍不住道:"这。。。这合适吗?我等庶民,怎能参与王室议事?"

"无妨,"张良淡然一笑,"你们是作为水工列席,不参与其他议题。有我在,自会周全。"

喜欢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请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