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川流不息的川是哪个川 > 第148章 亮技伏门生下(第2页)

第148章 亮技伏门生下(第2页)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阿漓若有所思地说:"是因为铁器太过珍贵,寻常百姓买不起?"

"正是!"李明衍赞赏地看了阿漓一眼,随后缓步走向窗前。他指向那一旁荒芜的田地:"耕田之人,若有这等精钢犁铧,一日可耕三亩;若仍用木耒石器,终日辛劳不过半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转身问道,"我等今日铸造的一把铁锄,值几何?"

卢生思忖道:"依目前燕国市价,恐怕值三百钱有余。"

李明衍又问,"一把铁锄值三百钱,一个寻常农家需攒多久?"

子彻皱着眉头道:"普通农户需三年才能攒足。"

李明衍语气沉重,"一把铁锄三年攒足。即便我们掌握了这等冶铁技术,又如何让它走进寻常百姓家?"

邓起皱眉思索片刻,问道:"若能批量生产,成本岂不大减?"

"善!"李明衍欣慰地点头,"批量生产确能降低成本,但远不止如此。"

他搬来一方木几,取出竹简和木炭,在阿漓和邓起的协助下迅速勾勒出一幅简易的流程图:"要使精钢遍布天下,需九道关卡:一要有稳定的矿源;二要有充足的燃料;三要有熟练的工匠;四要有畅通的运输;五要有完备的市场;六要有合理的价格;七要有官府的支持;八要有有识之士推广;九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农夫接受新物。"

李明衍指着图中的每一个环节,眼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我们今日所做的,不过是第三环的一小部分。即便技术再精妙,没有朝堂支持,没有商贾网络,没有民众认可,也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子彻眉头紧锁:"那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的努力毫无意义?"

阿漓轻声道:"先生不是这个意思,对吧?"她看向李明衍,眼中满是信任。

李明衍笑着摇摇头,从案几上拿起一个精致的铜灯台:"你可知这灯台是如何制成的?起初有人发明了铜器铸造术,此为技艺;后有工匠精进此术,此为精进;再后有人教百工此法,此为传承;最后有人组织作坊量产,此为普及。我等今日所为,方在精进一步,距离传承和普及,还有漫漫长路。"

邓起恍然大悟:"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还需运作之道!"

"正是!"李明衍拍案赞赏,"技术只是开始,如何将其融入社会,才是真正的难题。"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那些年轻的方士身上:"诸位才智过人,若能各尽所长——有人专注技艺精进,有人致力传承教习,有人善于经营市场,有人通晓官府章程——或许能在有生之年见证铁器普及的那一天。那时,沃野千里,粮丰民富,才是真正的经世济民。"

卢生和子彻面面相觑,内心震撼莫名。他们从未想过,一项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妙程度,更在于能否造福天下苍生。阿漓和邓起则相视一笑,他们早已习惯了李明衍的这种思考方式——不只看到技术本身,还看到技术背后的社会意义。

"先生所言极是。"卢生深深一揖,"先师生前常说,学问之道贵在应世。今日听先生一席话,方知先师所言之深意。"

李明衍看着众人,他心知这个铁与火的炉子里,不只是锻造出了精钢,也在锻造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喜欢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请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