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取来早已准备好的几卷竹简,展开在桌案上。那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各种符号与图案,既有宫格排列,也有特殊标记。
"此为阴符法。"李明衍指着其中一组符号,"以天干地支为基,每字换位而行,外人得之亦如观天书。"
子彻眼前一亮:"此法我曾闻说过,传言商鞅变法前,曾用此法与秦孝公密谋。"
"不止于此。"李明衍笑道,"竹简之绳,系法各异,可暗示内容的重要性。三结为急,双结为缓,单结为常。结的位置,上为吉,中为平,下为凶,可示情报可信度。"
他熟练地操作着竹简与丝线,向二人演示各种系法如何暗示内容的重要性与准确度。这水利工程师的绳结之法,是相当熟练。
卢敖不禁赞叹:"此法若用于传递消息,当真天衣无缝!"
"传递路线也需精心设计。"李明衍取来另一卷竹简,展开一幅简易地图,"可依商队往来,亦可借水道之便,更可利用各国馆驿。多路并行,互为犄角,一路阻断,其余可继。"
子彻兴奋得面色潮红:"如此密网,当能纵横天下!"
李明衍声音低沉而有力,"我欲以水为名,情报组织,取潜字为号,无声无息,却汇聚成江海之力。"
三人越谈越投机,各自提出了许多巧妙的加密与传递方法。夜渐深,灯油将尽,李明衍决定进入下一个议题。
"情报网络只是其一,仅知而不动,则情报犹如无渠之水,无处可用。"李明衍声调沉稳。
李明衍伸出二根手指:"所以第二个角色,是说客,在关键时刻影响关键人物,传播理念,如同导流之闸,在关键时刻引水入渠。"
"说客当分两等。"李明衍取竹简疾书,"上等者专入朝堂,游说君王权臣;中等者行走市井,感化豪强黔首;。"
卢敖细细思索:"此计甚妙。只是,若要说服权贵,并非易事。纵有绝顶口才,无门而入亦是枉然。"
李明衍微微一笑:"正是。故说客团与情报网当相互为用。情报网发现关键人物弱点,说客团据此切入,当势如破竹。"
子彻兴奋地握紧拳头:"势如破竹,这个词闻所未闻,却一语中的,太妙了!我等需日夜苦习辩术,务求驳到哑口无言。"
"非也。"李明衍摇头,"说客之道,不在让对方哑口无言,而在因势利导。"
他起身,取来一方铜盘,倒入清水,取出预先准备的细木条,放入盘中。
"观此水与木。"李明衍轻轻摇晃铜盘,木条在水中自然移动,"我不强令木条就位,只借水力引导。说客亦然,勿显说服之意,只需启发思考,令对方自觉悟道。"
子彻目不转睛地盯着铜盘中的奇妙景象,似有所悟。
"最重要一点。"李明衍语气转为严肃,"辩士所言,必须确信。若不能说服自己,如何说服他人?故每月需进行一次心辩,各抒己见,不求认同,但求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