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带动相关旅游产业(如上海嘉定紫藤园每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
-花朵提取物用于高端化妆品原料
研究发现:
-光周期影响花芽分化
-冬季需一定低温完成春化
-花序发育与积温显着相关
命名由来
属名Wisteria为纪念美国解剖学家CasparWistar(1761-1818);中文名"紫藤"最早见于《本草拾遗》(唐代陈藏器着),因其"茎色紫而缠绵"得名。
主要次生代谢物:
1。黄酮类:如紫藤苷
2。生物碱:如cytisine
3。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
常见园艺品种:
1。普罗利菲克(Prolific):开花早,花序密集
2。蓝月(BlueMoon):耐寒性极强
3。赤城:日本品种,花序长达1。5米
####形态变异
自然种群中观察到:
-山地型:节间短,花序紧凑
-平原型:生长旺盛,花序较长
-海岸型:叶片革质较厚
####细胞学研究
染色体特征:
-二倍体(2n=16)
-基因组大小约1。2Gb
-着丝粒区域高度重复
生理特性:
适应性表现:
-抗旱:气孔调节灵敏
-耐寒:细胞内渗透物质积累
-重金属耐受:可生长在矿区废弃地
分子研究
近年进展:
-完成转录组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