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讲是看上去最年轻的那个,有人讲是看上去最壮的那个。
尤大丽在边上轻轻地说,“谁说相好只能有一个能,她捞那么多钱,说不定养了很多个呢。”
一句话给大家都干沉默了。
晚上回去的时候,连花还在那和陆星念叨这事,“你说她到底找了几个相好的啊。”
“这我哪知道啊,她又是抓人又是罚钱的,还找相好的,她哪来那么多时间啊。”
“也是。”
也不知道连花咋想的,话题又拐到她儿子身上了,“你说这姓许的走了,那是不是不抓超生了?”
“你说我能不能再有个可爱的孙女?”
陆星看了她一眼,没想到之前罚那么狠都没把她的心思打住,“姓许的被抓了,又不是上头不来人了。”
“想啥呢,超生该抓还是要抓的,别的村都抓了多少个了?逮住就要流掉,那对身体伤害多大啊。”
“而且王芳不是上环了吗,这事不是还给看人家两个,你就别在这乱想了。”
话是这么说,想不想的通就看连花自己了。
总之,许主任进去之后,她们村总算是安生点了。
————
不知道是不是受下岗潮的影响,最近镇上多了很多做生意的年轻人。
有些人骑着自行车,车座那绑了两个大筐,筐里头放着要做买卖的小商品。
靠着自行车,他们能去老远的地方,小石村他们也来过几回。
卖的东西虽然贵了一点,但是不用他们大老远跑镇上去,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买的。
有天村子里又来了个挑着担的人,村子里的人本以为他也是来做小买卖的,就凑了上去。
没想到他拿着个手摇铃,一边走一边喊,“兔毛换钱喽,兔毛换钱喽。”
“一斤六块,一斤六块。”
看到来看热闹的村民,他热情地搭讪,“老乡,你们这谁家养兔子了?我这收兔毛,一斤六块。”
居然是个收兔毛的,小石村的人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门生意。
一听说收购价六块,本来就好奇的人立马就打起了算盘,这事听上去好像赚挺多的,“你这兔毛要的多吗?野兔毛要不要?都是啥时候来收啊,收的标准是啥?”
那人看小石村的人一副没听说过的样子,就知道这村子估计是没人养兔子了,但他也没急着走,因为他一边收兔毛,一边还卖小长毛兔,多卖几个兔子出去,也能赚不少。
所以他很乐意回答这些问题。
“老乡,我就收这种白兔毛,别的兔毛不要。”为了让几个人看得更清楚,他从装兔毛的袋子里拿了一撮出来。
细软的白色兔毛在太阳底下好像散发着金钱的光芒。
几个人都瞪大了眼睛,仔细地看这收上来的毛有什么特点,深怕错过了赚钱的机会。
“至于这个兔子,养起来简单的很,搞个笼子关起来,每天随便在路边割点草喂喂就行,也不用像别的鸡啊鸭的放出来溜达,也不容易生病。”
“等到毛长好了,剪下来就成。我两个月过来收一回兔毛,因为这个兔毛剃了以后最少要两个月才能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