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酸碱度(pH)测定。
缓冲碱(bufferbase,BB)
45~55mmolL。
1。BB是全血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总和。缓冲碱具有以下几种形式:1血浆缓冲碱(BBp):由血浆中HC03-和Py-(蛋白质阴离子)组成。2全血缓冲碱(BBb):是指血浆中Hc03-和P-,加上血红蛋白组成。3细胞外液缓冲碱(BBecf):是由血浆中Hc03-和P-γ及每lOOml血液中血红蛋白相当于5g时的缓冲碱(BBHh5)。4正常缓冲碱(NBB):指在37℃,1个标准大气压下,使血样在PC02为5。33kPa(40mmHg)的氧混合气平衡,Hb充分氧合并调整pH至7。40,所测得的血样的BB值为NBB。
2.NBB是正常缓冲碱,NBBp和BBp在正常情况下应相等,如BBp>NBBp,证明代谢碱过多,如BBp
3.由于BB指标不仅受血浆蛋白和Hb的明显影响,而且还受呼吸因素及电解质影响,因此,目前认为它不能确切反映代谢酸碱内稳情况。
同酸碱度(pH)测定。
碱剩余(baseexcess,BE)
-3~+3mmolL。
1.BE指在血液pH偏酸或偏碱时,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将1L血液的pH调到7。40所需加入酸或碱量,即ΔBB。BE能表示血浆、全血或细胞外液碱贮量增加或减少的量。BB是正值时,在BE前加“+”符号为碱超;如为负值时,则在BE前加“一”符号,即碱缺。
2.BE是观察代谢性酸碱平衡的简易指标,BE正值增大(超过+3)提示缓冲碱增多,为代谢性碱中毒;负值增大(超过-3)提示缓冲碱减少,为代谢性酸中毒。BE不易受呼吸因素影响,为反映代谢性酸碱紊乱较为准确和实用的指标。
同酸碱度(pH)测定。
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oxygen,S02)
0。919~0。990(9l。9%~99。0%)。
1.当P02降低时,S02也随之降低,当P02增加时,S02也相应增加,氧解离曲线为S形,这条S形曲线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左移或右移的改变:1温度:体温高时右移,低时左移。2PC02:PC02增高右移,降低左移。3pH:增高左移,降低右移。4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增高右移,降低左移。
2.S02
3.贫血时S02正常并不表明低氧,应予以注意。
同酸碱度(pH)测定。
血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oxygenhalf-saturationpres-sureofhemoglobin,P50O2)
55kPa(26。6mmHg),在pH=7。40,P02=5。3kPa,BE=O,体温为37℃条件时。
同酸碱度(pH)测定。
1.P50O2是指血红蛋白50%氧饱和度时的氧分压,P50O2可反映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以及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P50O2增加,提示氧离解曲线右移,氧与Hb亲和力降低,Hb易释放。P50O2降低,提示氧离解曲线左移,氧与Hb亲和力增加,Hb易结合氧,但不易释放氧。因此P50O2降低时,尽管S02较高,而实际上组织同样缺氧。
2.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各种因素同样影响P50O2。3.引起P002增加主要原因有酸中毒、高碳酸血症、高热、高浓度的2,3-DPG(2,3二磷酸甘油酯)及异常血红蛋白存在。2,3-DPG浓度的增加主要见于慢性碱中毒、贫血和慢性低氧。
4.引起P50O2降低的主要原因有:急性碱中毒、低热、低浓度的2,3一DPG、COHb和MetHb增加或异常血红蛋白。2,3-DPG浓度的降低常被观察在持续几个小时酸中毒的状态下。最初由于酸中毒增加的P50O2,又因2,3-DPG浓度的降低,酸中毒逐渐被代偿,致使P50O2到正常范围以下。
阴离子间隙(aniongap,AG)
15。5~18。5mmollU。
12~14mmolL。
1。AG是反映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血气分析的同时测定电解质,计算AG可对三重酸碱平衡紊乱作出判断。若能根据病史和血气测定判出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时,如AG>16mmolL,可相应判断为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性三重酸碱平衡紊乱。但如只能先确定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时,则应引入真实CHC03-的概念。
1。AG指血液中未测定阳离子与未测定阴离子之差,应排除实验误差,保证电解质测定结果准确,以免造成AG结果偏差。
2.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和碱性药物可使AG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