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温越是客军,不能长期留在河南。
而陈伏涌自己已经在河南树立了威望,未来各府可能会更多地依赖他。
陈伏涌提议组建新军,预计能得到李风弦等人的大力支持。
这些流贼正是扩充军力的好来源。
之前那场战斗中。
青牙军的表现给陈伏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仿照青牙军训练自己的军队。
他们乃是本地的军将官员。
既然都想编贼入军,温越也没什么好反驳的。
他此行的目的是扬名,不打算过多插手河南的本地事务。
如果他们是普通的灾民,温越还考虑在返回关外时,带一些愿意和他的。
可这些曾经是流贼,温越并不想让他们影响自己管辖下的百姓。
其实,温越也曾建议钱正作将那些恶习深重的俘虏,以及所有的流贼头领处决。
但钱正作并未采纳,没有放在心上。
既然这样,温越也不再劝告了。
……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五,温越留下朝安辎重总在汝州。
带领剩余的青牙军与陈伏涌一同前往洛阳。
汝州知州钱正作亲自出城送行,城内的百姓也纷纷出来,不舍目送他们离开,场面壮观。
从汝州到洛阳的距离大约有两百多里。
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官道,可年久失修,路况不佳。
道路上车辙深浅不一,马车行驶起来摇摇晃晃。
就算如此,这段路还是好走的。
而进入嵩县后,大多是丘陵地带,再到龙门关,这段山路更加崎岖。
青牙军拥有大量的马车和骡马,运送辎重,哪怕还拖携带着十门沉重的红夷大炮,行军度仍能保持。
反而是陈伏涌的辎重队拖慢了整体度。
考虑到敌情紧迫,他不敢将辎重分到后军,所有物资都与中军同行。
陈伏涌的辎重队使用独轮车和大板车,缺少骡马的情况下,全靠人力搬运。
而那些民夫的体力和训练水平远不及青牙军,行进度很慢。
幸亏青牙军的车辆多。
可以帮忙运输不少总兵营的辎重。
他的总兵营军士只需手持兵器,没有太多负担。
大军在初五日凌晨出,高严的骑兵总和熊一扬的夜不收总作为先锋军。
负责侦察敌情和选择扎营地点。
当天他们行进了大约一百里,在午后抵达大和堡,为主力部队选好了良好的休息场所,以及准备充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