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虽然没有带炊事车,但带了大量的马骡。
温越率领这三千多人先行出。
其余部队则按照正常的行军度跟进。
洛阳到汝州的距离大约一百几十里。
温越率领的三千机动兵于十九日从洛阳出,当天晚上就到达了汝州城下。
此时,洛阳大捷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汝州城。
汝州的军民对温越和他的部队更是充满了敬畏和钦佩之情。
知州和乡绅们急忙出城迎接,款待温越等人,并且抬出了大量饭菜酒肉,来犒劳大军。
温越因为赶着时间。
在汝州短暂停留后,第二天便率领大军向宝丰进。
他的行军路线是从洛阳出,途经汝州、宝丰、裕州、新野,最终抵达目的地襄阳。
沿途行军,神鬼避让。
青牙军每个士卒都身披铠甲,骑乘健壮的战马,无不展现出是精锐的官兵,这谁敢挑衅?
小乱入城,大乱入乡林。
从洛阳往襄阳的路上,随处可见躲在乡林寨中的村民。
普通民众对于乱世的预感极为敏锐。
无论是村落还是庄园,四周都筑起了夯土围墙。
许多村落庄园,围墙外还挖掘了深沟,进出依靠吊桥。
围墙上建有箭楼,全天候有人值守。
富裕一些的庄园,围墙更是用砖石砌成,一些大家族则更是建造了坚固城堡。
在太平盛世中那种四通八达、不设防的小村庄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现在这世道,光是小股流寇或四处横行的盗匪、马贼,也足以促使所有村庄,建立起自己的防御体系。
当然,许多看似普通的村庄,实际上也可能不时扮演着匪徒的角色。
他们不仅抢劫弱小的过路商人和百姓,有时甚至敢于攻击看似虚弱的官兵。
不过,温越率领的青牙军在行军的过程中,一路上平安无事。
没有人敢不开眼惹这支大军。
正月二十五日。
大军顺利通过了裕洲,但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前进。
此时,他们已经算是来到了南方。
野外的田地不再全是小麦和油菜,也开始出现了水稻田。
房屋屋顶的瓦片逐渐变得轻薄,野外开始呈现出更多的绿色。
虽然依然干旱,但相较于北边许多等地,情况要好得多。
当然,这种好情况只是相对而言。
在崇祯三年,即使是江南等地也遭受了大旱,各地遍布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