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消息传来,恐怕会更让你震惊吧。
实际上,张知县心中存有疑问。
之前听说闯贼数十万大军包围了洛阳,温越这支客军也是前去救援的,怎么现在又出现在这里?
难道流贼撤退了?
这不太可能,毕竟那是几十万大军。
还是温越私自跑了?
不过,这样的话实在难以去问。
温越又询问了在陕西和入川剿匪的曹文诏、孙承宗等部的情况,以及襄阳城内的动态。
张知县回答:“据下官得知的消息,曹孙将军那边,进展顺利,正紧追不舍地追击张献忠等贼,听闻已经逼得这些贼无路可逃了。
“至于襄阳官兵充足,每日巡视,那边城防坚固如铁壁,未曾听说有何异常。”
温越点头。
但根据他麾下夜不收的情报,襄阳空虚,怕是很有可能被张献忠趁虚而入。
不过,温越也不打算马上就示警。
若是让襄阳城有了防备,张献忠不能入瓮,那便可惜了。
尤其眼下是跑了李自成,再放过张献忠,实在是令人不爽。
……
崇祯三年,二月初。
承天府,荆门。
荆门素有“荆楚门户”的美誉,境内山丘起伏。
此时在一条坑坑洼洼的驿道上,一支军队正艰难跋涉。
这支军队的装备并不精良,许多人衣衫褴褛,打着的旗帜上也布满破洞。
尽管装备简陋,这支军队的精神状态却十分饱满,队伍中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在队伍的中军位置,多是骑兵,旗帜上写着“张”字样。
在将旗之下,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孩儿们的士气不错,很好,就是这样,不能丢了咱们义军的气势。”
说话的是一位骑着黑色骏马的大汉,他头戴红缨毡帽,身披斗篷。
身材略显瘦削,面色黄润,特别显眼的是他那长达两尺的长须,从嘴边两侧一直垂落至胸前。
一双眼睛闪烁着凶光,神情桀骜。
在这大汉身旁,同样骑马的是一位中年人。
这人留着两撇鼠须,眼神灵动,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他与大汉不时交谈,说话时带有陕地的口音,这两人正是朝廷围剿的张献忠和罗汝才。
也是因为温越的蝴蝶翅膀原因。
这两人竟然比历史上提前相遇了,且举兵势力很大,一呼百应。
因此遭到了朝廷的围剿,从湖广入四川,又从四川入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