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当安全下来后。
刘继虎清点了己方的人员和物资损失,感到十分沮丧。
在这场短暂的战斗中,他的部队伤亡人数超过了一千。
加上之前的战斗,总伤亡人数接近两千,其中战死者将近一千,还有许多战车被摧毁。
刘继虎反思道,后来的伤亡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他自责地说:“穷寇勿追,怎么我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怎么连这么基本的道理都忘记了?”
好在,斩获了四百余颗建虏的首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失。
相较于以往明朝军队对抗清朝的战绩,这数百首级无疑是一次耀眼战果。
尽管不能与那每次出战,能够斩首数千的青牙军相提并论。
但也非常不错了。
刘继虎还请求祖大寿帮助掩盖真相,声称战斗中的伤亡,是由于建虏大规模的猛烈攻击所致。
而非是他中了埋伏。
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可以光从斩获的首级数量中得到证明。
并且提出,愿意将一部分首级赠予祖大寿作为掩护的酬劳。
面对刘继虎恳切的目光。
祖大寿只能发出一声长叹,同意为其掩盖事实,但婉拒了首级的赠送。
当天,刘继虎迅速上报了大捷的消息。
而祖大寿也表了附意。
此时,中军主力已经越过连山,接近塔山地区。
得知杏山的包围已被解除,且前锋部队刘继虎部斩获了四百余颗敌军首级,全军士气大振。
对初战告捷的消息。
温越还好。
但监军张霖若、监军王恩宠等人闻讯后欣喜若狂。
随行的各总兵和将领们也同样欢欣鼓舞,认为初战告捷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而且,斩首四百多级的战果算是非常不错了。
出于迫切的心情,再加上杏山已在明军控制之下,道路安全无虞。
第二天,张霖若、王恩宠以及众多兵备官员和一众总兵,率领各自的护卫营和骑兵队伍,急忙赶往杏山堡。
在那里,他们亲眼看到了刘继虎所斩杀的敌军首级。
无不为之振奋。
在监军王恩宠仔细核验了战果之后,他立刻为刘继虎记下了重大功劳,并与兵部侍郎张霖若一同迅速向京城传递捷报。
当这份捷报传至京城时,整个京师为之震动。
崇祯皇帝对此感到极大的喜悦。
随即,他提升刘继虎为署都督佥事,并在战后,兵部商讨后,给予更多的奖赏。
祖大寿因在战斗中有所策应,也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