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眼看到,一辆坚固的战车,虽然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棉被和皮革作为防护。
但在火炮的轰击下,瞬间化为碎片。
那些躲在战车后面的火铳兵和推车的民夫们遭遇了不幸,尖锐的木刺穿透了他们的身体,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
曾经被视为无敌的战车,在满洲建虏的火炮面前也显得如此脆弱。
而且,听说建虏们还装备了大量的火铳。
这与传说中只擅长骑射的建虏形象大相径庭。
周围的战友们看着这一幕幕惨状,看着火炮的不断轰射,心中非常不安。
而刘中用见此大声喊着,告诉他们,只要坚持下去,满洲建虏的火炮很快就会停止轰鸣。
他解释道,满洲的红衣大炮在发射几发炮弹后,需要停顿一段时间进行散热。
这段时间将是相对安全的。
这个消息是刘中用是从上官那里听来的。
而上官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他结识了几位青牙军的兄弟。
青牙军作为大明中最擅长使用火炮和火铳的精锐之师。
他们的话,自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对于青牙军,刘中用并不陌生。
近年来,他的邻居和同乡中有不少人选择到关外务工,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
听说那边发财的机会很多,即使不能大富大贵,至少也能保证温饱。
这几年年关的时候,这些外出务工的人都会带着各种大小包的行李回家,让那些没有出去的人很是眼热。
他们讲述的关外见闻,也让人们对那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他们还使用一种叫做粮票的东西,听说可以代替银子使用。
甚至在宣府中,也有些店铺开始接受粮票支付。
不过相比于用纸张东西。
刘中用还是觉得用银子,更加踏实可靠。
在这次征途中,刘中用有幸结识了几位青牙军的兄弟,比如甲长赵晟戎,以及神射手程迟和句五邑等人。
他发现这些青牙军兄弟都非常友善。
而且个个都能识字,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一种文化人的气质。
他们谈论起华夷之辩,国家大事,百姓安居等话题来头头是道。
让刘中用觉得自己在他们面前就像个粗汉一样。
就连军中的书吏和镇抚官等人,也没有他们那么博学多才。
虽然刘中用没有青牙军兄弟懂得那么多大道理。
但他坚信一点,做人应该感恩戴德。
因此,他始终忠诚于祖大帅,认为只要跟随祖大帅的步伐,就一定不会走错路。
战场上,火炮的呼啸声此起彼伏。
既有建虏发射的炮弹,也有己方神机营开炮的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