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军的炮火,历来遵循从左至右的顺序。
一时间炮声雷动,炮弹呼啸,交织成一片震人心魄的景象。
在震天的霹雳声中,无数从几两到二斤不等的炮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向寨墙,激起漫天的碎石与尘土。
清军的防御工事在这样的攻势下,都在颤抖,显得岌岌可危。
这等声势浩大的炮火,让后方的刘中用等人无不心惊胆战。
火炮,大明的骄傲,这时战场主宰。
大明的佛郎机炮的产量巨多,也立下赫赫战功。
尽管如今逐渐被红夷大炮所取代,但在近距离中,佛郎机炮的威力依旧不可小觑。
此刻,寨墙后的清军比之先前被神机营轰击,显得更加着急慌乱。
明军佛郎机炮数量众多,近距离的密集射击,让每一发炮弹都成为了威胁。
或许一发炮弹难以彻底摧毁寨墙,但十发数十发的累积,足以让任何防御工事都感到压力山大。
佛郎机炮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出色的散热性能。
能够在连续发射十几发炮弹后才需要短暂的冷却时间。
这在战场上意味着持续而稳定的火力输出。
加之使用子铳的装填方式,使得发射速度极快。
尽管车营的炮手们未必每个人的技术都是炉火纯青。
但平均十几秒发射一发炮弹,还是没有问题的。
更重要的是,炮手们在这一刻仿佛被激发出了超常的潜能。
他们四人一组,配合默契。
佛郎机炮射出后,一人提出子铳,紧接着一人填入新的子铳,最后由一人点燃炮火。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炮声连续不断。
数百门炮火的轰鸣,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没完没了的炮弹如同倾盆大雨般倾泻而下,让寨墙后的清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狼狈。
寨墙的轰隆声不断响起,碎石四溅,尘土飞扬。
土墙而言,砸出来的泥土还能勉强承受。
但石墙一旦被击中,石块崩飞,便是灾难性的打击。
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仿佛能将人的五脏六腑震得四分五裂。
许多清兵的耳膜在轰鸣中痛苦颤动,犹如遭受针刺。
炮弹炸裂时,激起的石雨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
若不幸被石片击中,其伤害不亚于直接中弹。
在一片惨叫声和混乱中,寨墙上的士兵们迅速后撤,只留下少数哨兵坚守岗位。
其余的清军士兵纷纷远离寨墙,许多人甚至紧贴地面,以躲避四处飞溅的碎石。
空中不时有碎石和泥土落下,砸在清兵的头盔和盔甲上。
很快,他们身上便落满了泥土和小石子,满头满身的狼狈。
在明军火炮的连绵攻势下,终于,浓重的尘埃腾空而起,寨墙的多处防线在炮弹的无情打击下,轰然倒塌。
尽管此时寨墙上几乎无人。
但清兵守卫用的滚木、礌石和众多投石器等设备,都被土石掩埋。
一些佛郎机炮也毁于一旦,让清军士兵们心痛不已,哀嚎连连。
然而明军的火炮攻势并未因此而停歇。
对那些尚未倒塌的寨墙,他们继续猛烈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