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明末最强钉子户评论 > 第580章 欢喜的崇祯(第4页)

第580章 欢喜的崇祯(第4页)

至嘉靖时期,斩一颗的赏赐更为丰厚,除实授升一级外,

另加赏三十两白银,战利品马匹等物全归个人所有。

隆庆年间,赏赐再升级,于混战中斩敌一颗,可升两级。

不愿升职者赏银一百两,战利品亦全归个人。

以上所述,仅为北地一地之赏赐,他处边疆不一而足。

除斩外,大明还有功、奇功等之分。

现今大明的功次制度,沿袭嘉靖之例,斩一级,实授升一级,另赏银三十两。

所以各将领的功次,可稍缓。

但前线低级军官与士兵的赏赐不可迟缓。

初战大捷,若功不即赏,前线将士何以奋勇死战?

而辽东的这场大捷,存在数千级的记录,以及各类官兵的头功、奇功的赏赐。

加之督抚大将的功勋尚未定论。

预估的赏赐银两和财帛总额接近十万两。

这笔巨额支出,自然需由兵部或户部共同承担。

提及银两,兵部尚书陈甲信和户部尚书李文思均感忧虑。

尤其是李文思,他向崇祯皇帝详述了此战的庞大开支、

数额之巨,令人咋舌。

目前,聚集在前线的兵力已过二十万。

其中大部分为营兵,按照当前的军饷标准,每位士兵至少需银一两,再配给数斗米。

这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还有驻扎着数万骑兵。

除了基本军饷,每月还需额外二两银作为草料和豆类的费用。

因此,前线的明军每月仅粮饷支出就高达三十万两。

而且,银两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粮食。

光靠几地也无法自供如此庞大的粮草需求。

以往,边镇的粮草多依赖商人运输。

但在如此大规模的战事中,商人的供应能力也显得捉襟见肘。

因此朝廷不得不介入,提供额外支持。

所以需要长途运输粮草。

这又意味着十成粮草中,往往仅得一成。

数十万民夫肩挑背扛,或是以小车、牛车、马车运送。

待粮草抵达前线,沿途的损耗已高达数倍。

为此,户部需准备的粮草,每月需达到数十万石之多。

这极大考验着大明的后勤能力和国库的充裕程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