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两京旧札晋江 > 第144章(第2页)

第144章(第2页)

穆宜华听闻此消息,气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清早便挽着袖子杀到陆阳书局与董芳绪当面对峙。

董芳绪却好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笑着叫人给她看座沏茶:“穆娘子清早前来所为何事啊?”

“所为何事?”穆宜华嗤笑,“董老板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前脚刚说不捐,后脚就借着他人名头日进斗金。”

“穆娘子,您别动怒啊。什么叫借着他人名头,我这打出去的由头是《儿女英雄传》啊,这本就是您和令弟的东西嘛,我赚了,难倒你们没赚?我们是同气连枝的,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您怎么还跟我急红脸了呢?”

“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穆宜华笑了,“您当初可是死活不同意的,如今倒说是您提议与我合捐,还真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啊。”

“左右都是我们三人,谁提议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行啊。”穆宜华斜着眼瞪他,“那我要把这笔钱全捐了,你跟吗?”

董芳绪脸色一滞,眉眼瞬间耷下来:“穆娘子,你又何苦?如今我们能赚这么多钱,那是我们的本事……”

“本事?你有什么本事?坑蒙拐骗的本事还是哗众取宠的本事?”穆宜华死死盯着他,“董老板,做生意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长远,您如今的做法……真是太无趣下作了。道不同不相为谋,自今日起,我们合契终止,《儿女英雄传》二卷也不必劳烦您刊印了。等这阵子过去,我们便请保人当堂作证,废止合约,一别两宽。”

第118章

左衷忻衣锦还乡,排场极大,堪比他考上状元郎的那一年,花冠红袍,策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明州城的人知道是要来的钦差是从自家考出去的状元,更是兴奋骄傲,见不着人,也要去茶馆酒肆里听说书的编故事。

穆宜华清早起床喂好小狗,正要外出采风,却见外头来了几个官差,手上捧着一封拜帖,双手递上:“是穆宜华穆娘子对吗?这是知府给您的拜帖,今晚知府家宴请左翰林,明州一众官员与豪绅都将列席。知府听闻穆娘子您犒军义举,特邀您前往府上为左翰林敬酒。”

知府之命难违,如今装病也不现实,穆宜华只好接下。也幸亏来的是左衷忻,若是李青崖齐千等人来此,那她隐姓埋名也是要功亏一篑了。

她拿出刚买的冬季衣裳,特意挑了颜色清丽鲜亮的衣裙,又认真地绾了高髻戴了首饰,好好梳妆一番,租了一只驴,晃晃悠悠地赶往知府家。

等她到时,已是黄昏,外头看门的小厮接过请帖,连忙引着她到了后院。

知府夫人正在院子里陪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将蹴鞠踢来踢去,一不小心踢到了穆宜华脚下。

“夫人。”穆宜华恭敬行礼。

“禀告夫人,这位是鄮县穆家娘子。”

知府夫人听闻,眼睛忽地一亮,拂退下人几步上前,牵着穆宜华的手上下探看:“哎哟,可真是个标致的妙人啊。先前听闻穆娘子佳事,官人便夸赞古有巴清寡妇助秦始皇建长城,今我们明州有你这样的女子助力抗金,真是我们所有人之典范。”

穆宜华颔首浅笑:“夫人谬赞。”

“你先在此处略坐一坐,官人说等晚宴开席,你再上去见人。如今他们老爷们儿在前屋说话,我们就在这儿说话。”知府夫人牵着穆宜华的手走进里屋。

屋里烧着炭火,还熏着香,隐隐有茶味。穆宜华低头轻嗅,有些惊喜,问道:“这是乔家的香吗?”

知府夫人惊讶:“正是,前几日我上街路过乔家香铺,闻着新奇便买了不少。乔家的东西确实是好的,也没辜负我的期望。穆娘子懂这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