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两京旧札晋江 > 第152章(第1页)

第152章(第1页)

-

穆宜华告诉穆长青过自由自在日子的前提就是变得有钱。此前资军花去了穆宜华大笔钱财,如今只能没日没夜地画画才能凑够刊印《儿女英雄传》卷二的钱。

一本书的成功问世,除却作者本人的撰写,还要有造纸、印刷、装订、贩售等一系列事情。如今没了陆阳书局这一两浙路最大助益,单凭自己突出重围杀出血路,实在太难。

穆宜华决定找汪其越与乔擢英合伙。汪其越虽重心全在茶叶,但毕竟有书画行的底子,乔擢英有钱还是故交,一人出力一人出钱,不怕破不了这局。

她先是去请教了汪其越。

汪其越知道她与董芳绪闹掰的时候,就猜到有朝一日她必定会自立门户,独自一个人干。他对穆宜华素来都是看好的,是以倾囊相授,不留分毫。

“书画这一行重要的不过就四样东西,文、纸、印、裱。文采这一道穆小郎君我是不担心的。要买纸,就去宣阳坊或者墨义阁,那儿什么纸都有,亦可找掌柜的做自己喜欢的样子。话本子的装订也简单,左右不过龙鳞装、蝴蝶装、裹背装什么的。

“这最最重要的还是印刷这一道工序。首先是要找雕版工,若是好的师傅,那每一个字的横撇折捺都是力道相当、深浅一致的,若是碰上那些个不尽心的师父,雕错一个字都不见得会发现。还有这印工,勤快的仔细的,一天就能给你印一千五百多张,若是倒霉碰上消极怠工的,那两层纸都能被墨水给渗透了。”汪其越说得头头是道,一看就是那个倒过霉的。

“印刷工倒是好找,即使不会,也是好教的。就是这个雕版工……”穆宜华若有所思,“我听闻杭州的雕版工人是最好的。”

“杭州的雕版工人是好,但是价高,你创业初期更多的是需要全盘考量,而不是将大量的钱砸到一个地方。明州城也有好的工人,有些经验丰富的,甚至能帮主家挑出样稿的白字,排文布局也很有经验,而且同在明州城,你还不需要支付额外的餐宿费用,只要给工钱就行了。”

穆宜华听他说的有力,点头应下,又问:“我看现在也有许多书画行用的是活字印刷,我去瞧了,倒也是方便。印字少的书籍看不出来什么,但若是印史书,字多书又厚,那可是真的方便。”

“雕版若是刻错一子整块就废了,但也有好处,你若是单印一本书,刻太多的活字反倒是浪费。”

穆宜华沉吟良久,抿嘴摇头:“不,不单单印《儿女英雄传》。既然打算开书行,就要计之长远,《儿女英雄传》只是个开头,日后要做的必定更多——就刻活字!”

穆宜华在明州闹市买下了一间二层二进的铺子。前头用作书籍贩卖,后头则是工人师傅作业的地方,上头雅间洽谈生意算账喝茶。她安排的妥妥帖帖。

穆宜华又找来乔擢英,带着他看看正在装修的新铺子,让他提点建议。

乔擢英问穆宜华要做什么生意,穆宜华透露说要开书行。

乔擢英不意外地点点头又有些担心:“刊印书籍确实可以自立门户,但这明州城的书画行还是由董家带头。若这董芳绪是个记仇的人,日后的生意怕是不好做。不如……穆姐姐你们来做香料生意吧!姐姐你懂香,香料行的行长还是我们家,我们肯定不会给你使绊子的!”

穆宜华笑了:“哪有那么明目张胆走后门的说法?”

“这才不是什么走后门呢,我们家处事公明,不会干偷鸡摸狗那档子事。但那个董芳绪不出一分钱一分力竟然抢你功劳,任谁听了都生气。你不和他继续干下去,那才叫明智。只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就是小人,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穆宜华笑着将他拉进店中,木匠们正在刷漆。

“所以我才找了你们呀。汪老板有经验有人脉,财力又能与董家抗衡,所以我找了他;而你呢……二郎,你想不想自己辟一门新的营生?”

“新的营生?”

“你们家走海上香料生意,你如今也都是子承父业,顺着你父兄为你铺好的路在走,但明州城有头有脸的豪绅都不单单只有一门生意,就像汪老板主营茶叶,但他还有书画行,柳家曾经主营海船货运和贩酒,还有制瓷和丝绸。也就是因为有其他的行当辅助,柳家即使没了大头收益,还能支撑他们那么久。狡兔还三窟,你不想做你们家的第一人?”

乔擢英闻言沉声,穆宜华也笑道:“不是要逼你现在答应,是希望你能好好想想。左右也是个赚钱的法子,还有汪老板作保,长青的书你也是看过的,纵使没有陆阳书局那般出名,我们还可以想想别的法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