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恭迎母后圣驾:&ldo;母后,您怎么了?&rdo;愠色满面的。
郑太后不顾前因后果,总之这件事上便是皇上做的不对,皇上年少轻狂,做事冲动情有可原,可这种冲动变成死脑筋即不对了,严厉训斥他:&ldo;你怎么犯糊涂?竟把皇后囚禁了起来!&rdo;
皇后?说起皇后,赵桓似才想起有那么一个人的存在,不提她就罢,提她火大,只是这火随时间沉淀了不少,不在似从前激烈,不至于怒火攻心,气得隐隐发抖,或咳出血来。
赵桓心里有的苦衷,难言之隐,愁道:&ldo;母后有所不知,朱琏之所以被囚禁全是她咎由自取,母后若是知道她做的那些罪不可赦的事,亦会与儿臣感同身受,会觉得她受到的惩罚过轻。&rdo;
郑太后强烈摇了摇头,将他的话看成童言无忌,她是从他那个年纪走过来的,经历过的沧海桑田比他多的不可胜数,深沉道:&ldo;你太年轻了,太年轻了!你要知道,你是皇帝,做事绝不能只考虑着个人情感,你要知道你的一个决策,随时会让整个国家陷于水火。马有失蹄,人犯错是常有的,皇帝你就不能耍孩子性,从此不理皇后。&rdo;
赵桓晓得,在母后眼中自己永远是长不大的孩提,做起每件事都会被扣上一顶不成熟荒唐的纱帽。母后回宫不久,他不想惹母后伤心,故在言语上他有意谦让,十分赞同母后的话:&ldo;母后,您说的是没错,人犯错是常有的,儿臣也有过,应得到宽容与谅解。可是!母后你有所不知的是,那朱琏怙恶不悛,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起初惹是生非,再来便要害人性命,正是儿臣一次次的宽容。促使她毒害了云昭仪腹中的孩子。母后,您来平心而论,您可原谅她的重重恶行吗?&rdo;
种种恶行听得人心慌慌,什么时候那朱琏变得如此歹毒?是因当了皇后?
虽说如此,可郑太后并不因朱琏做过的坏事而消了念头,当初她害死的人还少吗?还是那句话,近乎哀求:&ldo;可是皇上,一国不能无后啊!&rdo;
他不喜朱皇后,可亦没有其他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废后,诸位老臣不答应,第一关上便让他一个头两个大,永远绕不出的难题。
纵使赵桓苦思冥想,便是想不出良策,僵持下去亦不是办法,且答应了母后:&ldo;劳母后挂心,请给儿臣一日时间,儿臣定会给母后一个满意的答案。&rdo;
郑太后握紧精雕细刻的权杖,与皇帝四目相对:&ldo;好,皇帝一言九鼎,哀家相信你一定能将此事处理的尽善尽美的。&rdo;
儿子的做事能力向来是她引以为傲的。
郑太后拐着厚重的权杖,拐回宫,留了道难题给皇帝解。
赵桓百思不得其解,脚步踏遍了庆宁宫,手负身后,望一轮天日慢慢降下来,暮色的帷幕亦缓缓放下,月儿在被不知情的钓叟钓上了繁星点点的夜空。
不知不觉,朱慎妃端了热茶,悄悄来到皇上身边,低声缠绵:&ldo;皇上,夜里凉,喝口热茶暖心吧,这是臣妾亲手为你泡的。&rdo;
赵桓收回望月的长目光,慢慢转身来,面对温柔体贴的朱慎妃,怎么多年,她从未改变,从未忘记,每当他愁绪百缕时,他爱饮浓茶的习惯。
这个小习惯,只有她晓得,一般人是不知的。
&ldo;慎儿,你来了!&rdo;赵桓难得的绽开了俊朗的笑颜,眉目间的愁绪淡淡晕开。
朱慎妃站在远处眺望,便看见了皇上深重的背影,与那满面的愁丝难解,寻缘由问:&ldo;皇上在为何事心烦?&rdo;
第一百五十七章愚不可及
此时的皇上,最希望找一个人倾诉,而朱慎妃正是那个他推心置腹的人。
朱慎妃等皇上开口。
赵桓叹口闷气,接过她断来的温茶,娓娓道来:&ldo;朕在为皇后的事烦心。&rdo;
母后逼着他,大臣们逼着他。他真不知该如何是好。那朱琏作恶多端,若是放她出来,只怕她又不知悔改出来为非作歹。可若是不放她出来,不知母后又要怎么奚落他了。他不想让母后操心,更不想惹母后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