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的春风吹过省食品工业园,林观复踩着平稳的高跟走进新收购的国营糖果厂。之前斑驳的招牌正在被取下,工人们忙着把“木兰食品二厂”的烫金大字安装上去。
林观复身边跟着食品工程师,“生产线改造进度?”
后面的人知道她做事不喜欢废话,直接拿出图纸来:“润喉糖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可以生产,按照您的要求添加了梨膏成分,专利也已经批了下来。”
林观复做事向来保险,也不再是一开始白手起家时需要冒险的阶段了。
车间里,老旧的搅拌机全部被自动流水线取代,林观复一边巡视一边听人报告,她上次来提出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
林观复捻起一粒刚试行生产出来的样品,浅绿色的糖体晶莹剔透,中间还镶嵌着梨干。
下一个程序的包装纸上印着“木兰”的商标字样。
“做得不错,下个月就正式生产。”自然要挑个好日子。
虽然都说不能封建迷信,但只要不随便迷信还是可以的。
林观复坐飞机到深圳,这边是主管进出口贸易,刚坐下就有人上楼来汇报:“老板,香港客商的试订单下周二到货,他们要求包装上加繁体字说明。”
“可以,公司的logo不变,而且包装色卡不要再出问题,统一所有产品线的标准。”
员工明白她的意思,之前的包装公司出了个低级错误,把包装的色卡换了个不明显的颜色,被他们察觉后给了一次机会,但显然老板不准备给第三次机会。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林观复就听到助理兴奋的声音传过来:“林总,新加坡的订单确认了,他们要追加三个集装箱的货。”
林观复虽然没有因为此事“龙颜大悦”,但心里终归是高兴的:“做得不错,这条线日后交给你负责,半年奖翻倍。”
“谢谢林总!”
高层办公室里,林观复正在开视频会议,若是能发现,则是能看到是双语频道。
左边的屏幕是欧洲客户的质检报告,右边则是东南亚经销商发来的新品要求。
“润喉糖系列可以针对东南亚市场增加薄荷含量,但成本会相应增加,现在的拿货价需要重新谈……”
等到忙完,林观复长舒一口气,往后背一靠,看着玻璃窗外的灯火逐渐亮起。
后面的墙板上地图密密麻麻插着小红旗,代表着她的产品已经销往的地区。
新提上来的主力轻轻敲门提醒:“林总,航班已经值机了。”
林观复揉了揉眉心,她今晚要回省城,快速处理完最后的几份文件,突然问:“礼物准备好了吗?”
新助理不敢丝毫分神,能在林总手下工作只要展现出能力,可谓是前途无量,她前面的两位前辈现在都已经分出去当负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