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关蓓在首都的外贸会上大放异彩,已经让轧钢厂占尽了便宜,市报社想要进一步促进和关蓓之间的合作,所以这一次早早就找到了关蓓。
“还有一件事情……”市报社的同志停顿了一会儿才将剩下的话说明。
自从外贸会之后,制衣厂的外贸订单源源不断,市报社觉得是个很好的选题,所以专门去采访了制衣厂的领导。
也从领导口中得知,制衣厂的外贸单子,竟然大部分都是关蓓的功劳。
关蓓现在每个月都固定向制衣厂供稿,还和制衣厂的打版师父一起确定衣服的布料。
时间充足的时候,会专门制作出来样衣,时间不足的时候也会在设计图上精益求精,而不管是样衣还是设计图都会随着一批一批货物送到国外。
送过去的设计图和样衣,不止有关蓓的手笔,可以说是制衣厂设计组里所有人都交过设计图,但是能谈下订单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出自关蓓的手笔。
为此关蓓还专门在制衣厂开了小班教学,将自己之前在涉外饭店看到过的还有印象的服装杂志全都说了一遍。
市报社的同志听说了关蓓的事迹后,在后续和关蓓的稿件沟通中,曾经提过让想要给关蓓做专访的事情,但是关蓓拒绝了。
之后市报社的同志将这件事情专门告知了领导,领导知道关蓓拒绝后并没有强求,反而对另外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
关蓓进入轧钢厂的时间并不长的,但是轧钢厂最近几笔外贸订单基本上都能找到关蓓的影子,制衣厂这边的外贸订单关蓓的贡献更是明显。
除了这两个厂子之外,夜校校长也靠着关蓓的名声,收到了不少学生。
听闻顾家村那边有关蓓的亲戚,之前顾家村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大队,但是现在都已经准备建厂了。
可以说和关蓓有关的单位,都多多少少因为关蓓的出现,而有了变化。
唯独市报社看起来没有丝毫变化。
市报社几次想要将关蓓挖到自己报社来,让关蓓兼职转全职,但是关蓓的态度也很坚决,她兼职就足够了。
挖不到人才,领导只好从别的方向下手,希望关蓓也给自己的报社想想办法,看看报社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提高一下报社的收益。
虽说都是国营的,报社不缺钱,但是谁不想单位效益更高一点呢。
尤其是报社这两年其实并不好过,毕竟经常会受到革委会的审查,一切都要小心翼翼。
而且市报社上面还有一个省报压着,虽说工资每个月照常发,但每个节日福利,总觉得比不上别人大厂子。
“关蓓同志你看看,你要是有想法,不如帮帮报社?”
市报社之前也学过省报社的方式,出书贩卖,但是因为成本高,最终还是停下了这项计划。
关蓓张张口,没能说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