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和李诗瑶带着四个官兵走过吊桥,四个官兵立刻两两地站在了吊桥口。
赵庆看着想上前又不敢上前的灾民们,朗声说道:“乡亲们,你们受苦了,现在你们可以进城了,城门口安排好了粥棚,不过不要乱,一个一个的进。”
说完,赵庆和李诗瑶让开了通道。
能进城了,有粥喝!灾民们沸腾了,赶紧往前涌向了吊桥口。
见场面要混乱了,赵庆大喊道:“后面的不准挤,一个一个的走,人人都有粥喝,否则,不要怪我手里的剑无情!”
说完,赵庆腾空飞起,剑气冲着河水一劈,瞬间,河水飞起了一丈高的水幕。
赵庆停在空中,怒视着后面向前拥的人群。
妈呀!人群吓得了,这是神仙下凡吗?气势威严、冰冷!
谁还敢再造次呀,反正都有粥喝,就是早一点晚一点的事,等都等三天了,急这一会儿干什么嘛!
人群安静了下来,开始有序过桥了。李诗瑶不时地招呼着:“大家不要拥挤,照顾着前后的老人孩子,照顾着虚弱的人,不要急,人人都有,谁要是拥挤,就是和大伙过不去,就是砸大伙的锅!”
李诗瑶甜美的声音更加让队伍安定了!
看着人们井然有序地排队走着,赵庆心里放心了。如果不是恩威并施,恐怕场面立刻就混乱了。
同情归同情,救助归救助,但绝不能失去了秩序!
赵庆落了下来,插回剑,微笑着招呼着人们。
城门里,一边两口大锅等待着灾民们的到来,一口锅里粥是温乎乎的,另一口锅里在慢慢熬着。
这是赵庆的安排,粥烫了要是急着喝下去,轻者烫伤,重者要命,而饿急了的人又急着要喝,所以他安排了两口锅,一口熬好后降成温粥,一口接着熬,轮流着即能供得上,又能让人喝上舒服的粥。
春霞已经安排好兵士维持秩序,向两边引导分流,城门口的两个女兵不时地搀扶着老人,照顾着孩子。
粥不稠不稀,每人一大勺。灾民们脸上终于洋溢出了笑,难得的笑。
领上粥的人又被安排着进了不远处的临时棚子里,棚子虽简陋,也能遮风避雨。进了棚子里的人,自觉地按顺序在划出的一席之地上安顿了下来。
床虽然是干草地铺,但总比直接睡在地上强多了。
灾民们自觉进入了有序排队的秩序,赵庆自然是满意了。他看了看后面,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灾民到来了,有的人还没有动。
“诗瑶,和我看看去!”
李诗瑶点点头,两个人离开进城的人群,往后面走去。
很快,赵庆来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旁边,妇女紧紧地抱着孩子,边哭边呼唤着:“儿啊,你醒醒,我们马上就有粥喝了,你醒醒啊,醒醒啊!”
一个男子跪在一旁,无力地捶打着地面!
赵庆看着孩子,本是稚嫩的脸蛋尽显菜色,四肢骨瘦如柴。
一条幼小的生命!
赵庆默默的走开了,他能说什么?他不知道该怎么劝慰这位母亲。
李诗瑶跟在后面,心里也是异常难受,这样的场面她不忍直视!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