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轩
甄嬛与沈眉庄相携着走进内室,两人皆是面沉如水。
她们刚在临窗的榻上落座,甚至还未及开口交换一个眼神,浣碧便掀帘疾步而入,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惊慌。
“小主!”浣碧的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那份急促,
“皇后娘娘身边的剪秋姑姑来了,就在外头候着。”
甄嬛心头猛地一沉,与沈眉庄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读到了凝重。
来得这样快,这样巧,绝非偶然。
“快请。”甄嬛迅敛了面上的阴郁,换上惯常的温婉平静,指尖却不自觉地掐进了掌心。
剪秋的身影出现在门帘处,步履轻悄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仪。
她一身规整的宫装,脸上挂着皇后宫中特有的、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标准的笑容,那笑容浮在面上,却未达眼底半分。
“奴婢给惠贵人、莞常在请安。”
剪秋动作标准地屈膝行礼,姿态无可挑剔,目光却锐利地扫过甄嬛略显苍白的脸。
“姑姑请起。”甄嬛温声道,示意赐座。
剪秋并未落座,只微微欠身,目光精准地锁定甄嬛,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莞常在安好。皇后娘娘听闻小主玉体已然无恙,心中甚是欣慰。
特命奴婢前来传话:请小主明早务必前往景仁宫请安谢恩。
娘娘说了,小主病愈是喜事,正该去去晦气。若是不去……”
她话锋微顿,嘴角那抹笑意更深了些,眼底却掠过一丝冰冷的审视,
“反倒叫旁人误会,以为莞常在对娘娘的恩典,存着什么旁的念头呢。
这后宫悠悠众口,最是难防,小主您说是不是?”
甄嬛只觉得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升。
她强迫自己稳住心神,脸上绽开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虚弱与歉意的笑容:
“剪秋姑姑言重了。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是后宫之主,臣妾对娘娘唯有敬服,岂敢有丝毫怠慢?
只是俗话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臣妾这身子虽看似好了些,实则内里虚乏,正是病气将散未散、最容易沾染旁人的时候。
臣妾愚钝,原想着再静养几日,彻底清了病气再去给娘娘请安,免得将病气过给了娘娘,那才是臣妾万死难赎的罪过。”
她微微垂,语气恳切又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
“是臣妾思虑不周,只想着避忌,却忘了礼数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