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庄的村民传疯了:李耀辉现在牛逼极了,他搭上了大关系,说出来吓死人,他认识市里的公安局局长!
李树林的儿子报了警把李耀华抓走的时候那个“敢惹我,弄死你”的样子全村的大老爷们儿都看到了,李耀华的爹瘫坐在自家门口,他那个厉害娘抓着警车被警察呵斥的样子大家也全都看到了。但谁也没想到,不到3天,李耀华就被送回来了!紧接着,村支书跑到了李树林的家,还关紧了大门。不知道说了啥,李树林家迅速的撤回了往西挪的那一米半,把盖房子的工人都撵回家了,扒了的西墙一堆破砖头堆在那安静得像座坟。这个在浙江做生意发了点小财的男人,一个春节加春天在村里扬眉吐气,四处散烟,荣归故里的气势到了头。那天他被李耀华一砖头拍破脑袋时,他捂着流血的脑袋叫嚣要让人把牢底坐穿。可今天晌午,有人看见他提着两瓶汾酒一条烟往李家方向走,腰杆弯得像霜打的茄子。
这惊人的转折让猜测像初春的野火,一夜之间烧遍了大李庄的每个角落。
有人说李耀辉给市里领导做过手术,有人信誓旦旦说他救过公安局长的老母亲,这些传言在炊烟袅袅的农家院落间流转,每经过一道门槛就添几分色彩,到后来连八十岁的五保户老太太都能说出"耀辉那孩子在北京都有门路"的鬼话。
村民们蹲在田间地头歇晌时,总要感慨几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顺手再抽自己家不会读书的儿子屁股几巴掌。
李耀辉的二叔三叔一下子对周菊英嘘寒问暖,恭恭敬敬,二婶三婶更是跟请安的丫鬟似的,每天按时按点来到周菊英的小院里,颇有眼力见的压猪草,择菜和面、压水井。然后小心的打探侄子跟公安局到底什么关系,周菊英睁着浑浊的眼睛摆着手说“不知道,不知道,兴是求了他的同学。。。。”
李耀辉对村里的传言一无所知。但他接到了母亲的、二叔的、三叔的、大哥二哥妹子的的电话,他们的电话里洋溢着从未有过的热情与夸赞,欣慰与感恩,甚至还有些。。。。尊敬。抛开这些情绪性的词汇,他得知大哥没事了,家里的宅基地的事也得到了解决。
在农村,这件最复杂,最容易起冲突,搞不好要出人命,再搞不好要弄出世仇的事陆娇娇一个电话就得到了解决。
李耀辉诚惶诚恐。
他决定亲自去感谢。
“这有什么呀?一句话的事儿,就是我不乐意跟那个人打电话,就这点心里烦的慌!”陆娇娇的腿在长椅上晃啊晃的,满不在乎。“对了,那天你要跟我说啥事?”
“没有。。。。”他咽了下去,感觉脑子和嘴都不听使唤。“我得,亲自感谢下叔叔。。。”
“切,他那人,不用搭理他!我俩虽然关系不好!但能使唤的,我不会跟他客气!他欠我欠的多了!”
虽然她是这么说,但她是他女儿,自己算什么,三番五次欠他家人情。
真是邪了门儿。
赶上清明节,和小王调了假,李耀辉回了趟开源。
先回家给爹上坟。从他进村子的那一刻,他就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崇拜。
明知道他不抽烟,村口树下的老少爷们还是围聚上来纷纷掏出了烟盒,好像他接了谁的谁就高人一等似的。
“哟!咱们大李庄第一个大学生回来了!”
“什么大学生!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人家耀辉现在可不得了!搞不好,咱们全村都能跟着沾光!”
“耀辉,你过来,大爷问问你,我有个老表,前年偷人家矿上几根钢材让抓进去了,按说不是啥大事儿,你看。。。能不能给捎个话。。。”
“耀辉,耀辉,我家南头的地,被李老六也挪占了好几米!这村里你刘叔、你材叔,都能作证,我家没儿子,没敢跟他打仗,你说这事儿!找你,你给找找人,是不是能调解!给我要回来!。。。。”
“耀辉。。。你给叔说个实话,你到底跟大局长啥关系?。。。你说出来,全村的爷们心里有了底,以后王家庄的人再来惹事,俺们直接扛铁锹,就不惯着他们了!。。。。”
。。。。。。。
一时间,这个瘦杆子文质彬彬的青年成了整个大李庄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