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探头看了一眼她盆里那团干一块湿一块的面糊糊,眉头拧成了疙瘩,腮帮子咬得紧紧的,显然火气顶到了嗓子眼。
但他大概是想起了孙父的脸面,硬是把骂人的话咽了回去,只没好气地一把夺过面盆:“算了算了,指望不上,我来。”
他重新加水加粉,动作麻利多了,但那股子被眈误了火候的烦躁劲儿,藏都藏不住。
贝米这边一切都很顺利,把杏肉捞出来,沥干水,码进一个大肚子的瓦罐,一层杏肉,一层厚厚的雪白糖霜,再一层杏肉,一层糖霜,密密实实地装满。
动作依旧不紧不慢,赏心悦目。
糖渍需要时间,通常要隔夜味道才最好。
但贝米心中有底,异能水已提前激发了杏肉的风味,大大缩短了等待。
她将瓦罐密封好,放入一旁早就烧开水的蒸锅上层,利用蒸汽的热力加速糖的融化。
一个小时后。
贝米揭开蒸锅盖,那股蕴酿已久的甜酸香像开了闸,熏得人几乎要醉倒。
她迅速将瓦罐取出,把里面融化的糖水和杏肉一起倒入一口干净的铁锅,架上灶台。
小火慢熬,糖液冒起细密的小泡,颜色逐渐变得金黄透亮,粘稠度恰到好处,能拉出漂亮的细丝。
随后才用长竹筷小心地将裹满糖浆的杏脯颗颗捞出,摊放在铺了油纸的大竹簸箕上晾凉。
“好了。”贝米轻声说,脸上沁出了不少汗水,小脸因为热气蒸腾而显得红扑扑的。
校领导和评委们闻声围拢过来。
看着簸箕上金黄油亮的蜜渍酸杏脯,闻着扑鼻的酸甜气息,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可以尝尝吗?”领导率先开口。
“当然可以。”
领导捏起一块杏脯,放入口中。
牙齿轻轻咬下,先是感受到糖霜的微脆,随即是果肉那恰到好处的韧糯,接着便是那股霸道的酸甜滋味瞬间席卷了整个口腔!
“好,好,太好了。”领导眼睛放光,连声赞叹,“这味道比上次更绝,酸甜平衡,口感绝佳,开胃解腻,好东西啊。”
旁边的几位老师也凑上来,你一块我一块,尝过的没一个不点头称赞的。
只有那位庄老师,沉着脸没动。她走到孙梅那边,压低声音:“孙梅,抓紧点,领导们等着呢,这最后谁上,也就是领导们一句话的事儿。”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贝米这边的优势已经明晃晃摆着了。
孙梅急得直跺脚,伸手就去掀老师傅面前那个冒着热气的蒸笼盖子:“快,快,人家都好了,我们这绿豆糕怎么还没好?赶紧拿出来呀。”
“哎哟我的姑奶奶,”老师傅急得差点跳起来,伸手就去挡,“这火候还差着点儿呢,现在开盖,糕体没凝住,肯定塌心发黏…”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端上去再说。”孙梅根本不听,一把推开张师傅挡着的手,不管不顾地就把那笼屉端了起来,笼布一掀,里面躺着一排排淡绿色的方块。
她手快,拿起一块就放到了王校长面前的小碟子里,脸上挤出笑:“领导,您尝尝我们的绿豆糕,新方子,清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