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广场是丰庆县百姓最喜欢来的地方,有附近来纳凉散步的,有小孩子来滑旱冰的,有老年人扭秧歌的,晚上还有摆夜市的,人气非常旺。只是广场的配套设施已经远远落后了,甚至连一条供人休息的长条椅都没有,有些机动车为了省事,平时还会穿越广场,这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曾毅才提出了改造的想法,还专门从县里拿出一笔资金来做这件事。
司机听了几分钟,回来汇报道:&ldo;就是闲聊,现在围挡一竖,大家都很关心改造后的广场会是什么样子。&rdo;
古飞渡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目光扫过围挡最中央的那颗巨大古槐,突然心里有了个想法,道:&ldo;一会去过市里之后,直接送我去云海。&rdo;
第七一五章提点
&ldo;小吴山这两天如此热闹,想着你也应该过来。&rdo;乔老正坐在院子里的凉亭里看书,见曾毅走了进来,就摘掉鼻梁上的老花镜,一指旁边的凉椅,呵呵笑道:&ldo;坐吧!&rdo;
曾毅没有着急坐下,他跟乔老院里的工作人员讲了两句,就看那人走了出去,不一会,和徐力抬着养鱼的大箱子进了里面。
&ldo;路过月湖,刚好有新鲜的野鱼,就带两条给乔老您尝尝。&rdo;曾毅这才坐到了乔老的对面,道:&ldo;您老什么时候过来的?&rdo;
&ldo;过来有一周了!&rdo;乔老把手里的书放下,笑道:&ldo;小吴山真是好地方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我是越来越喜欢来这里住了。&rdo;
&ldo;您老喜欢住,那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做。&rdo;曾毅笑着说到,现在小吴山疗养院的三期工程还没有结束,但预约入住的人已经是排满了,很可能今后还要启动四期、五期的建设工程。
&ldo;前几天冠东送给我一块木刻书法,结果是小吴山管委会门口挂的那块牌子,我让人又给送了回去!&rdo;乔老首先讲到了这个话题,道:&ldo;这些人啊,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投机取巧,我偏偏不给他们这个机会!&rdo;
曾毅笑了笑,道:&ldo;最近小吴山养老基金聘请了一些新的工作人员,可能是为了快速打开工作局面,才想出的办法吧!&rdo;
乔老也没有追究这件事,他见过的事情太多了,比这更曲折离奇的送礼手法,他也见没少见,如果是为了打开养老基金工作局面,你追究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乔老不是个喜欢小题大做的人,他拿起桌上的紫砂壶饮了一口,道:&ldo;你最近见到严旭东同志了?&rdo;
曾毅就点着头,道:&ldo;是在老人家那里偶遇的,老人家还问了严旭东同志关于张居正为什么要改革的问题。&rdo;曾毅没有隐瞒,乔老话是问严旭东,其实是问老人家,只要不涉及老人家的身体状况,曾毅自然都可以讲。
&ldo;哦?&rdo;乔老颇有兴趣,问道:&ldo;旭东同志是如何回答的?&rdo;
曾毅显得有些为难,很明显,那天严旭东的回答没有让老人家满意,他道:&ldo;老人家的答案,是&lso;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rso;。&rdo;
乔老就猜到大概的情况了,很显然,严旭东同志没有领会到老人家的意图,他可能以为这只是个就事论事的历史学术讨论,殊不知老人家提起这事,是有针对性目的的,他道:&ldo;老人家的这句话,你也必须牢牢记住,更要坚定不移地践行,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rdo;
曾毅点点头,乔老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讲的,也是对严旭东讲的,更是乔老从几十年政治经验高度上给出的忠告,曾毅说道:&ldo;谢谢乔老的提点,我绝不会犯糊涂。&rdo;
乔老微微颔首,摩挲着手里的紫砂壶,双目抬起望着远处的群山,道:&ldo;你能有这样的机会,是你的福缘,但也可能意味着你今后的路更难走。&rdo;
曾毅一愣,心道这不至于吧,老人家见过的干部多了去,总不能见谁一面,谁就会飞黄腾达,伫立于众人的视线焦点之内吧。
乔老没有再深一步进行提点,以他对老人家的了解,曾毅那天的回答深得老人家的赞赏,这必然会引起老人家的兴趣。不过,这都还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老人家在严旭东面前推荐了曾毅,如此严旭东今后必然会对曾毅有所重点栽培才是。
至于老人家推荐曾毅的原因,乔老虽然不敢确定,但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推断,能够把曾毅带到老人家那里的,除了翟老之外,应该再无他人了,这一点就是徐大炮都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