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诊了有五分钟,曾毅把手收了回来,道:&ldo;情况我大概清楚了,问题主要就是因为这块弹片了。&rdo;
邱建廷便道:&ldo;曾大夫有办法吗?&rdo;
曾毅想了一下,道:&ldo;办法倒是有,不过不敢保证有效。&rdo;
邱建廷知道曾毅这是客气,这种事谁敢打包票?当下他道:&ldo;曾大夫先讲一讲办法吧!&rdo;
曾毅便道:&ldo;这是个外伤,又是旧伤了,只是用一些寻常药物,怕是很难奏效,最好是针灸加药物,双管齐下。如果能够坚持治疗的话,我相信还是可以减缓伤痛发作的频率。&rdo;
邱建廷便知道曾毅确实很有一套,针灸加药物,这不完全说到了点子上吗,这几十年就是这么治的,现在大伯的旧伤来回发作,就是因为缺少了针灸的配合。
&ldo;那现在可以进行针灸吗?&rdo;邱建廷问道,他最关心的是曾毅有没有这个施针的能力,可不要给出了办法,最后又要自己去另寻施针的高人。
曾毅点点头,道:&ldo;如果首长您同意我这个治疗方案的话,那我现在就可以进行针灸了。另外呢,我再开个方子,先给老先生连续针灸三天,等针灸完毕,再服上几剂药。&rdo;
邱建廷自然是非常同意,他道:&ldo;你是名医,就按你的方案来治疗吧!&rdo;
曾毅便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纸和笔,坐在那里拟了个方子,等拟好方子,曾毅交给邱建廷,道:&ldo;方子我拟好了,首长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就照方抓药。&rdo;
邱建廷看了一眼,然后交给了谢老,请谢老把关。
谢老拿起方子一看,便不住点头,曾毅方子的思路也是加强血脉通行能力,只是少了几味药,分量也减半了,完全应了年老体衰去爬山,决不可脚下太急太猛。
就凭这个方子,足以看出曾毅水平之高了。
谢老点了头,然后要把方子交给邱建廷,抬头正好看见曾毅从手指上抽出金针,当时便有些激动,嘴里喊道:&ldo;慢!&rdo;
这个字,现场所有人倒是听了个清清楚楚,不需要翻译。
第八百八十九章痴道士
大家就看着谢老,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刚才明明都已经点头同意药方了,怎么突然间又喊着&ldo;慢&rdo;呢,这到底是行,还是不行啊?
曾毅便不着急施针,把金针拿在手里问道:&ldo;老先生,是不是我的治疗方案有什么问题?&rdo;
谢老摇了摇头,然后讲了几句,可惜又含含糊糊的,在场没一个人能听明白。
邱建廷就转身出门,让人去把谢老的助理叫过来。
助理就在楼下休息,得到消息,不到一分钟就过来了,进门听谢老把话重复一遍,便道:&ldo;小曾大夫,你手中的这根金针,可否让谢老一看?&rdo;
&ldo;当然可以!&rdo;
曾毅便把金针递给了那位助理,心里也有些惊喜,看谢老的这个反应,他应该是知道金针来历的,看来要弄清楚爷爷的来历,很可能就要着落在谢老的身上了。
邱建廷此时有些无奈,心道谢老这是干什么啊,就算对曾毅手里的那根金针感兴趣,也完全可以等曾毅施完针再看再问嘛,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治病,是看一看曾毅到底能不能施针。
助理拿到金针,转身交到谢老手里,谢老先是捏在手里感觉了一下,然后从椅子里摸出一副老花镜,仔细地观察了起来,足足三分钟,谢老放下老花镜,坐在那里久久不语。
曾毅就忍不住了,试探地问道:&ldo;老先生,是这根金针有什么问题吗?&rdo;
谢老收回神思,摇了摇头,表示这根金针没有任何问题。
曾毅又道:&ldo;那是老先生以前见过这根金针?&rdo;
谁料谢老还是摇头,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见过这根金针。
曾毅就纳闷了,如果谢老不认识金针,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难道谢老只认得上面的六瓣梅花?
想到这里,曾毅便再次试探,道:&ldo;老先生,……&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