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中国后妃全传阅读 > 第202章(第1页)

第202章(第1页)

正在气头上的玄宗此时满脑子都是大唐开国以来历次宫闱政变的场面,尤其想到自己亲自策划的其中几场,更是不寒而栗,再给武惠妃李林甫这么一忽悠,当年那股狠劲又被撩了起来,立即下令将三个儿子一齐处死,以绝后患

&ot;三庶人&ot;冤死的日子是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距张九龄罢相仅有五个月、距&ot;政变&ot;仅有十五天

这个消息使得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哀痛之中,人们不但诅咒武惠妃的阴险,更怨恨玄宗这个狠心的父亲

玄宗也多少听到了世人的议论,他是一个乾纲独断的皇帝,对儿子谈不上多有感情,但是对于贸然决定处死&ot;三庶人&ot;、从此使自己背上&ot;杀子&ot;罪名,他却是多少有些后悔了但不管怎么说,太子位缺,是必须要重新册立的

武惠妃当然更希望趁热打铁,让自己的儿子李瑁登上太子之位所有的事情就这样在她的预料中顺利地进行着正当她就快要达成心愿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所居住的宫殿闹起鬼来,而且越闹越凶,宫人多有亲眼目睹的更玄的是所有的巫师都异口同声地说&ot;三庶人为厉鬼&ot;

武惠妃虽然姓武,但是杀气始终还是没有她的祖姑母武则天那么烈,闹鬼的事情令她大受刺激,心虚胆怯之下很快就病倒了这病也病得奇,竟然是药石无灵无奈之下,她只得乞灵于祭祀,希望能够消除冤魂的怒气当然她自己的性命还是最重要的,倒霉的是她所找的替死鬼:奉命对&ot;三庶人&ot;行刑的刽子手

&ot;敬业&ot;的刽子手很快就被射杀献祭,&ot;三庶人&ot;的灵柩也重新按照太子和诸王的礼仪予以厚葬满以为能够就此换来活命的武惠妃没有想到,宫中的鬼却越闹越凶了,不但鬼影幢幢,而且鬼哭凄厉,所有的人无法安睡,整夜都处在惊恐之中只怕非但是&ot;三庶人&ot;冤魂不散,额外又加上了刽子手的鬼魂

就在这样的闹腾之下,武惠妃自顾不暇,还谈什么儿子立储?一个月的工夫,她就病入膏肓了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十二月初七日,四十岁的武惠妃在惊恐中离开了人世距&ot;三庶人&ot;冤死仅过了七个月又十四天

武惠妃死后,皇宫中再不见鬼影,一切又安静得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样

不能不说,玄宗对武惠妃是相当偏心的虽然由于闹鬼事件,他多少知道了武惠妃的亏心事,但是他仍然对她的死表现得极其伤感

他颁下了这样一道诏书:&ot;存有懿范,没有宠章,岂独被于朝班,故乃施于亚政,可以垂裕,斯为通典故惠妃武氏,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承戚里之华胄,升后庭之峻秩,贵而不恃,谦而益光以道饬躬,以和逮下,四德粲其兼备,六宫咨而是则法度在己,靡资珩佩;躬俭化人,率先絺纮夙有奇表,将加正位,前后固让,辞而不受,奄至沦殁,载深感悼,遂使玉衣之庆,不及于生前;象服之荣,徒增于身后可赠贞顺皇后,宜令所司择日册命&ot;

武惠妃就这样以&ot;贞顺皇后&ot;的名份和尊荣入葬敬陵了

玄宗面对这样一位谗杀了三名儿子的女人,居然还满脑门子装着&ot;贞&ot;、&ot;顺&ot;一类的词汇,不得不让人叹息:冤魂们实在是要求太低,真正该死的他们都忘了找了

从各种记载来看,李隆基几乎是一个通才,除了从政这项本职工作虎头蛇尾之外,他在歌舞文艺方面的造诣可算是罕有其匹按照常理,艺术细胞发达的人也应该是比较细腻多情的不过奇怪的是李隆基对兄弟手足情深、对女人风流多情,偏偏就对儿子冷若冰霜这大概是帝王这项工作的职业病使然,他将儿子都看成是自己身家性命的潜在威胁了

武惠妃死了,她的死对于眼看着就要登上太子宝座的寿王李瑁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鸭子虽然已经煮熟上桌,但是自己还没能真正拿到手里,谁知道会不会半路伸出另一只手将鸭子先给拿了去?有这样担忧的不仅仅是寿王,还有咸宜公主夫妇和李林甫当然他们心里还是很有把握的:武惠妃在身后得到了&ot;皇后&ot;的名份这也许不但代表着玄宗对她的心意,更代表着寿王真正成为六宫之主的儿子,有了这样的身份,更可以为他登上太子位奠定基础……这么一来,他们觉得已经吃下了定心丸,满心欢喜地只等册封太子的消息了

然而奇怪的是,玄宗在追封了武惠妃之后,却对她儿子的前途如何安排再没有了下文

玄宗对寿王李瑁,应该说是完全的爱屋及乌,武惠妃若是活着,在心爱女人的催促下他倒是很有可能将太子位传给李瑁的,但那也不过是为了讨武惠妃的欢心真要说到父子之情,只怕和对其它儿子的感觉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差——李瑁从出生之后的十余年都是在大伯李宪身边,一直管大伯大妈叫爹叫娘,直到长大成人才回到皇宫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身父母武惠妃做为母亲经历了生产之痛,对儿子有本能的宠溺;但是玄宗这个生父嘛……就很难说了

还有就是寿王李瑁本人的问题了——他在众多的兄弟之中,实在没有什么特出的长处他排行十八,在十多位兄长之中,既有骑射武功出众的,又有才学闻名的,还有为人雅量人缘极佳的,而李瑁这辈子唯一显得超过众人的一件事,就是孩提之时能够把繁复的宫廷礼仪演习得明明白白他应该是个天资聪明的小孩,但是养父母不敢对他过于管教,亲娘更对他宠得不象样,以致于长大后的他就再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才干了在争夺太子位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有他的母亲、有他的姐姐姐夫,偏偏他这个当事人自己一点忙也没帮上,这就足以说明他本领有限了——而假如是因为他没有权力欲望所以不参与其事,那就更糟:一个不想当皇帝的人当上了皇帝,以后能治理得了国家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