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杨国忠想要安禄山的性命,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他虽然屡次上奏,说安禄山谋反,玄宗都不肯相信,杨贵妃也被安禄山的珍宝所迷惑,对堂兄的话置若罔闻到后来,玄宗甚至下令,凡是上言安禄山谋反者,一律送往安禄山处处治
天宝十四年正月,安禄山上书朝廷,提出要将手下的汉将一律改成蕃将这次玄宗终于有些起疑,决定采纳杨国忠的话对安禄山加以防范,并派近侍辅璆琳去范阳察看情形然而不知天高地厚的璆琳收了安禄山的贿赂,返回之后竟对玄宗大讲安禄山忠君为国的好话这不但使唐王朝失去了最后一个大好机会,也使得杨国忠再一次在玄宗那里丢尽了面子
恼羞成怒的杨国忠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激怒安禄山,逼他造反,让玄宗明白自己所言非虚——他逮捕了安禄山在长安的门客,搜求安禄山的罪证得知消息的安禄山一面加紧谋反的步伐,一面称病不出
六月,仍然蒙在鼓里的玄宗为安禄山长子安庆宗与荣义郡主举办婚礼,召安禄山赴京心里有鬼的安禄山哪里敢来!
七月,安禄山向玄宗上表,说是要献骏马三千匹入朝河南尹达奚珣心生疑虑,玄宗也终于觉得事有蹊跷,下诏安禄山,要他待冬天再献马,而且不必自备&ot;马夫&ot;不久,辅璆琳受贿事发被玄宗处死得知消息的安禄山遂于十一月伪造诏书,说自己奉旨讨杨国忠,并发布檄文声讨杨国忠祸国,随即亲自领兵十五万(号二十万),于九日正式叛乱
安禄山兵变的消息传来之时,玄宗正和杨贵妃在骊山温泉宫避寒,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那个看起来忠厚老实、粗粗笨笨的&ot;胡儿&ot;竟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当消息终于被确定后,玄宗不禁大怒,他决定任命太子监国,自己亲自率军讨伐安禄山随后他将这个打算说给身边的杨国忠和杨贵妃听杨贵妃不懂国事,象往常那样表示赞同然而杨国忠听了却大惧,当场虽不敢出声,下来却对几位国夫人姐妹说:&ot;我等死在旦夕今东宫监国,当与娘子等并命矣&ot;随后他让几位国夫人去向杨贵妃详谈,杨贵妃终于明白族人这些年来都干了些什么,与姐妹们抱头痛哭之后,她做出了此生最后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将在不久后夺去她的性命):请求玄宗放弃&ot;禅位&ot;的念头为此,杨贵妃向玄宗苦苦哀求,以至于&ot;衔土以请&ot;玄宗终于屈服了
天宝十五年正月,起兵两个月的安禄山攻下洛阳,就地自称大燕国皇帝六月十日,同为蕃将却忠于朝廷的哥舒翰在玄宗的催促下冒然进兵,结果败于安禄山军,哥舒翰本人被俘,潼关失守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不得不带着杨贵妃及部分皇族成员踏上了西逃的路途
几乎就在出发的同时,又一个政变的计划开始酝酿:护驾的西右龙武将军陈玄礼托东宫宦官李辅国转告随行的太子李亨:将士们认为天下大乱祸起于奸相杨国忠,计划杀杨国忠以谢天下
然而无论是玄宗贵妃,还是杨氏族人,都对这件事毫无知觉
第二天的傍晚,这支狼狈而浩荡的队伍抵达了陕西兴平县西马嵬坡准备休息杨国忠做为宰相,担负着安排众人食宿的责任,于是二十一名吐蕃使臣便在驿馆门口拦住了他,向他提出优先落实的要求陈玄礼觉得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命手下部众大呼:&ot;杨国忠连蕃人谋逆!&ot;众人一边喊着,一边拔出刀剑,奔向杨国忠父子以及茫然不知所措的杨氏族人
很快,曾经权势薰天的杨国忠、曾经脂光粉艳的诸位国夫人都成了一堆肉泥——万春公主的丈夫杨炪是杨国忠的儿子,当然也难逃一死武惠妃的小女儿太华公主在这场变乱后失去了记载,可能也死于乱兵之中倒是她的丈夫杨锜逃得性命,后来又娶了守寡的侄媳妇万春公主
能被找得到的杨氏族人都被杀得七七八八了,士兵仍然围着驿馆不肯散去玄宗令高力士出去询问,陈玄礼这才向身在驿馆中的玄宗奏报:&ot;杨国忠谋逆已被诸将诛杀但是贵妃仍在皇上身边,众人恐惧,因此不肯散去,请陛下割爱&ot;
听了这话,玄宗流着眼泪说:&ot;贵妃身在深宫,怎么可能知道宰相之事?&ot;高力士所想的只是玄宗的安全,他劝道:&ot;国忠负罪,诸将讨之贵妃即国忠之妹,犹在陛下左右,群臣能无忧怖?伏乞圣虑裁断&ot;
身边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众口一词,玄宗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他不得不传下了赐死杨贵妃的诏命,并将她送至马道北墙口事已至此,杨贵妃知道再多说也是无济于事,对玄宗说了最后一句话:&ot;愿大家好注,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乞容礼佛&ot;玄宗此时已是穷途末路,只能回答:&ot;愿妃子善地受生&ot;
随后,杨贵妃被高力士缢死在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三十八岁
杨贵妃死后,陈玄礼仍然不肯解围,直到玄宗召他亲自验尸,他才放心地撤去兵将然后向玄宗&ot;请罪&ot;玄宗表示&ot;释之&ot;,不做任何追究当然事实上,他已经没有追究的能力了
安禄山早年在玄宗面前逢迎之时,多次与杨贵妃见面,对杨贵妃的美貌明慧非常动心听说她的死讯,安禄山叹惜数日之久
据说,天宝年间曾流传过术士李遐周的诗句:&ot;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ot;还有民谣说&ot;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ot;直到此时,方才一一应验
马嵬之乱结束之后,玄宗继续向蜀地逃去
出发之时,当地百姓请命,要求留下太子李亨领兵破安禄山玄宗无可选择,只得应允(长江后浪推前浪,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