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一些民生的东西,商人也可以做,只不过朝廷要有股份和监督权,而且,朝廷要占主要地位。
精盐的提炼可以下放民间,可以民间经营,可是要受到监管还有批准,维持稳定。
粮食也一样,只不过朝廷的机构也不能停下,要保障粮食安全,不受商人的影响。
随着解释,孙传庭终于理解皇上的意图了,就是大力发展商业和工业,只不过涉及民生和军事的商业和工业都要谨慎,民间中经营要受到监管。
其它就市场化,由市场决定,只能暗中调控,至于怎么调控,朱由检没有给孙传庭解释。
毕竟,这涉及到了金融安全。
其中主要就是银行还有货币的发行权等,这个目前孙传庭没必要知道。
有没有人能看的出来,那是以后的事了,在朱由检的考虑中,高等学院以后,经济这门学问也要教授下去的。
那个时候,研究经济的人多了,自然有人看出来大明的情况,可是那又怎么样。
别说以前,就是现在有人看出来也做不了什么。
大势在握,朱由检一点都不担心。
随后,宣传部,商业部,财政部等多个不同部门共同发力,经过润笔后的圣旨出现在全国。
其中,火车票的价格降到了一块五一百公里,也就是要坐火车一千公里外,也不过十五块。
这个价格,勉强能保障煤炭消耗的价格,和基本运行人力成本,甚至还亏本,因为这个价格,定价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坐火车。
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坐,但是,这个价格是朱由检亲自下旨降的价,让他有大收民心。
价格改后的时间是三月初一开始。
这一天,价格一降,坐火车的人爆升,货物运输价格也降了七成,经过计算,觉得按吨计算价格为上。
一列货运火车,除了煤炭消耗和人力成本,只有一成利润。
因为没有计算铁路修建的成本,价格之低,让经商的个人还有各大商行是兴奋异常。
当月,货物的流通量翻了十倍。
其中以瓷器,茶叶,还有精盐民间商品为主,包括衣服等。
自然也包括了各种零食,如薯条等,开始是朝廷为了处理过多的土豆和番薯做成零食,包装好对外销售。
后来,民间也开始大量做起了这种粮食干,还有倒卖一些电器。
如收音机,电视机等。
这种电器前年价格高的离谱,如今民间己经有人在建工坊生产,不过,他们要生产,需要从朝廷购买生产线,也要人去学习培训。
今年收音机和电视这些电器,产量爆发。
如今的电视,其实就是最初的黑白电视,也没几个电视台可看,然而,随着朝廷的旨意,各个地区可以组建地方上的电台。
当地的宣传机构大为兴奋,不过,朝廷的要求也有,要进行节目分类,还得朝廷审批和监管。
所以,崇祯十一年,刚开年后,朝廷忙碌,民间忙碌,整个大明如紧密的机器运转起来,运转速度还快速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