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女人“拖累”,李破快了很多。
不一时就来到了李靖府邸门前。
因为皇帝常来,熟门熟路,所以提前知会了一下,也不再是一大家子人迎在府门之前,李靖夫妇只派了长子李德謇出来迎候。
这位大舅哥不太受妹妹待见,不是说兄妹两人自小不和什么的,而是李靖的妻子陈氏品行俱佳,是当世那种难得的能跟丈夫同甘苦共患难的贤妻。
可在教养儿孙上面,那是真不怎么样,两个儿子在她身边都养废掉了。
比如李德謇作为家中长子,完全看不出能够顶门立户的样子,李靖在外,家中颇为艰难的时候他和弟弟两个闹着要分家。
转头还去两个伯父门上讨巧,那两个入的是宇文氏门庭,跟李靖闹的都和仇人差不多了,气的李靖差点吐血。
如今李靖扬眉吐气,李德謇又厚着脸皮带着妻儿回来,赖在府上不走,毕竟是家中长子,再加上陈氏心软,在丈夫面前极力维护,李靖也只能打骂一番后无奈的听之任之。
由此李德謇和李德奖兄弟两个都得了些好处,仗着李靖和妹妹李碧的势,在朝中弄了个不高不低的职位。
前两年李破号召皇亲国戚,也就是嫔妃的家人们去皇城居住,李靖家的两个败家子趁机还在皇城占了两处不小的宅子。
就这李破还听说眼前这位大舅哥不满足呢,认为妹子不用心,应该给兄长找个实权显贵的职位来当当,最好是省中的显职,在爵位上也应该最少封个郡公什么的。
这厮想的确实挺美。
李碧从来没在李破面前抱怨过两个兄长什么,倒不是怕丈夫一怒之下把两个大舅哥给杀了。
而是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忍了。
李破心知肚明,却也不愿掺和李靖的家事,而且李碧的两个兄长这个模样,在他看来其实挺好的。
他这边几乎没有亲族,李碧的娘家却是一大家子人。
李靖为人朴拙,看重情谊,军事天赋点满,政治智商则有点欠费,那些年他在千里之外,就能把老丈人安排的明明白白,所以可以放心的用。
但如果李靖的儿孙们太能干,就不太好处置。
现在的情况刚刚好,李德謇两个舅子贪婪些,品行低下一些都好说,他完全能容得下,大家也能和和气气的不伤脸面。
其实主要还是不想妻子伤心费神……
就像现在,一见李破到了,隔着老远大舅哥就小跑着迎了上来,郑重的施下朝礼,上前拉住皇帝的马缰,并牵马到府门之前。
若非如今没有“垫脚石”的规矩,说不定他都能趴在那让李破踩一踩。
朝中能这么把谄媚二字赤(和谐)裸(和谐)裸的流露在外的可不多见,能到李破面前的人里面,除了云胖子就要属这位大舅哥了。
李破翻身下马,二三十个扈从呼啦啦也都跳下战马,簇拥在李破身边。
李破不见外的拍了拍李德謇的肩膀,让李德謇感觉身子都轻了几分,看着他那受宠若惊的样子,李破觉着当年初见之时,大舅哥还是比较克制的。
“天色还早,大郎就下衙了?够清闲的。”
李德謇身子微弯,陪着李破往府中走,一边笑道:“陛下知道臣的,枯守衙堂也没什么事,虚耗时光罢了。”
李德謇在匠作监任职匠作少监,匠作监如今很受李破重视,忙的很,监中没几个闲人,李德謇这个匠作少监除外。
这是李破专门给大舅哥安排的职位,也跟云定兴等人嘱咐过,莫要“累着”他,云定兴等人自然心领神会,就当在匠作监养了尊菩萨,大家都拜着,菩萨任事不管。
李德謇话中那点小抱怨李破自是听的出来,笑眯眯的点着头,“大郎若是觉着太闲,朕这里有个差遣,不知大郎愿意不愿意?”
李德謇不知妹夫的险恶,顿时心中一喜,“陛下只管吩咐,臣哪有不愿意的道理?”
李破道:“看来大郎是真闲的无聊,也不和阿爷商量就敢应承,朕要是让你去辽东,大郎也愿意去?”
李德謇刚想拍胸脯,他家阿爷在军中那自然是一言九鼎,可在家里面,威风却被陈氏中和了不少,两个儿子对父亲都不怎么惧怕,大不了就去母亲面前讨情嘛。
陈氏刚强了一辈子,可在教养儿孙上面,那真的是一言难尽,前些年还起意在府中立下了族学,召李氏和陈氏的孩子来此就读。
李破过后听闻此事,也是心里暗笑,李氏和陈氏将来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