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诸王世子们,带着他们那不甘的野心和对京城的无限留恋,黯然离京。
整个南京城,在经历了长达数十日的激烈权斗之后,表面上,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朝堂之上,再无藩王党羽的互相攻讦,也再无储君之位的暗流涌动。
文武百官们,似乎又回到了往日按部就班的节奏之中,每日议论的,都是些秋收、税赋、边防之类的寻常国事。
然而,在这死水般的平静之下,京城中所有嗅觉敏锐的政客都清楚,一场更大、也更血腥的风暴,正在无声地酝酿。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投向了那个刚刚被皇帝亲手推到台前的淮西武勋集团,以及它那被关押在锦衣卫诏狱之中的龙头——凉国公,蓝玉。
皇帝清扫完了内部的宗室威胁,下一步,必然是要对外部的这些骄兵悍将,动刀了。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
就在诸王离京后的第三日,早朝之上,朱元璋在听取了几份无关痛痒的奏报之后,突然露出了一丝疲态。
他略显疲惫地向后靠在龙椅上,抬手按了按眉心,连声音都透着一股中气不足的沙哑与倦意:“朕,近来为标儿的丧事,耗费了太多心神,精力不济。
“蓝玉一案,牵涉甚广,案情复杂,咱,实在是没精神去亲自盯着了。”
殿下的官员们,心中皆是一凛,知道关键的要来了。
只听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了龙椅旁,那个正襟危坐的朱雄英,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任。
“传咱旨意!”
“即日起,着皇长孙朱雄英,代咱监国,总揽政务!”
“另,特命其总揽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全权主审凉国公蓝玉及淮西勋贵谋逆一案!所有卷宗,皆先送呈东宫,再交由三法司会审!”
这道圣旨,如同一道滚滚天雷,在寂静的奉天殿内,轰然炸响!
满朝皆惊!
监国!
主审蓝玉案!
让一位年仅十几岁、刚刚回归的朱雄英,去亲手料理这足以震动国本的功臣谋逆大案!
这既是屠戮功臣的脏活,更是帝王独有的残酷历练!
旨意背后那毫不掩饰的杀机与信任,如同一股无形的寒流,瞬间穿透了奉天殿,让所有文武百官,都感到了一阵发自骨髓的战栗!
圣旨一下,整个南京城,对此事的反应,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极分化。
锦衣卫诏狱,最深处。
当这道圣旨,由蒋瓛亲自传达到蓝玉等人的耳中时。
正在牢房里,用那副珍贵的象牙骰子赌酒喝的蓝玉、曹震等人,牢房内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但他们的脸上,没有愤怒,没有惊慌,更没有绝望,只有一种靴子终于落地、该来的总算来了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