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一夜之间,成了比皇帝所在的乾清宫,还要门庭若市的地方。
“太子妃需静养,孤,代为心领。任何人,不得叨扰。”
所有的贺礼、所有的探问,都被一道来自皇太孙不容置疑的命令,挡在了宫门之外。
此刻的魏国公府,则是一片荣耀与喜庆的海洋。
徐家,作为大明第一代开国元勋之首。
徐达虽然己经去世,但他的荣光,却依旧笼罩着这个家族。而现在,这份荣光,即将攀上一个新的、无人能及的巅峰!
当代魏国公徐辉祖,在得到宫中传来的确切喜讯后,这位一向以沉稳儒雅著称的国公爷,竟一反常态地在自家的祠堂之内,放声大笑!
他对着父亲徐达的灵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爹!您在天有灵,看到了吗!”
“小妹她她怀上了!是殿下的嫡长子!”
“我徐家的富贵,我大明开国第一武勋的荣耀,将再延三代,不,是西代,五代!与国同休啊!”
宣泄完心中的狂喜,徐辉祖立刻恢复了作为一家之主的冷静与精明。
他立刻召来了国公府的大管家。
“传我的话!”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喜悦。
“立刻开府库!取白银一万两,上等米粮五百石!”“在应天府九门之外,各设一处流水粥棚!连续施粥、施钱一月!”
“告诉那些来领粥的百姓,就说,是我魏国公府,感念天恩,为太子妃腹中那未出世的皇曾孙祈福!为我大明祈福!”
管家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国公爷的深意。
这不仅仅是积善行德,这更是一场最高调的政治宣告!宣告他徐家,与未来的皇权,那牢不可破的血脉联系!
果然,魏国公府的善举,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那些削尖了脑袋也想向东宫表达祝贺与忠心,却又苦于见不到太子妃的各级官员们,瞬间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突破口。
一时间,魏国公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
虽然徐辉祖以家有喜事,不便大肆宴客为由,闭门谢客。
但那些来自各部院、各勋贵府邸的管家们,依旧络绎不绝。
他们送上的,是一份又一份贺魏国公喜得贵甥的厚礼。
每一份礼物,都价值不菲。
每一份礼物,都代表着送礼者,对东宫,对未来,最殷切的投资。
魏国公府,在这一刻,其风头,甚至隐隐盖过了京城中任何一座王侯府邸。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遍了应天府的每一个角落,自然,也飞进了鸡鸣寺那高高的院墙之内。
这座始建于南朝、曾见证了数代王朝兴替的千年古刹,此刻却显得有几分落寞。
香火虽然依旧鼎盛,但寺中的僧人们都清楚,他们早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皇家的恩宠。
当今皇上朱元璋,这位草莽出身的铁血大帝,不信鬼神,不信风水命运,甚至对于本土的道教,都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