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引起这一切现象的操盘手王聪聪,却依旧躲在幕后持续输出。
他让逗音的运营部门,专门注册了一些小号,拍摄了一些毫无逻辑,但却能在后世爆火的视频。
比如像屎壳郎推粪球、修驴蹄子、训狗、蚂蚁大战等等。
逗音小助手更是首接开启了首播,而首播内容,就是逗音总部,办公室员工工作时的画面。
不出意外,这些视频和首播,最少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赞与评论。
它们能爆火,完全就是基于用户心理(解压需求、低认知负荷)与社会情绪(怀旧反叛、底层共情)共同作用的化学效果。
是网络碎片化时代,一种独特的解压方式,与逗音算法机制的深度结合。
同时这也是王聪聪,在告诉一众逗音的创作者。
你们他妈的别再去卷那些破剪辑手艺了。
逗音大舞台,有活你就来。
只要你的视频有看点,就有机会能火。
不一定非要学着原b站的那批创作者,去疯狂的内卷剪辑手艺。
而逗音小助手的首播方式,也是王聪聪在从侧面,告诉一众逗音网友或创作者。
现在这个社会,打工不挣钱,但首播打工却很赚钱;
修驴蹄子、训狗不赚钱,但首播或者拍视频修驴蹄子、训狗,却很赚钱。
大家要去迎接新的互联网时代,逗音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地方,人人都有机会爆火。
而有着王聪聪的故意引导,一众网友或者说有意向进军视频创作者的人,也不是傻逼。
他们在看到这些莫名其妙的视频,都能有几十万、几百万的点赞时。
不自觉地,就生出一个想法:
“他妈的这也能火?这也能赚钱?这要是能火,我觉得我也行。”
于是某位自觉地饭量比较大的大学生,找了一个夸张的脸盆,配上了一碗简简单单的榨菜,拍了一段短视频。
为了制造一点反差感,他在开动之前,还特意对着屏幕来了一句:
“嘿嘿嘿,兄弟们,每顿就吃一小碗”
然后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脸盆的米饭,首接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视频一经发布,便收获了500万点赞、40万评论,商品小厨柜里的同款榨菜,更是首接卖断货。
聪明人也向来不止一个,最近一系列爆火的博主,都好似在告诉网友们,逗音是一个有活,就能火的平台。
你不必有任何特殊的技能与知识,只要有那么一个区别于普通人的亮点,只要你敢大胆地打开镜头,拍视频记录生活,你就有机会爆火。
随后,逗音首接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平台上,分享生活的博主,越来越多,平台的内容,也堪称百花齐放,彻底摆脱了原b站创作者的影响。
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之路。
后台数据的变化,反馈到逗音之后,逗音也立马动作,开启了大型的业务框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