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飘出来的人气逐渐变得有规律起来。
熟睡中的许平阳确实正做着一个噩梦,那是和前女友在一起相爱相杀的情景,整个人纠结焦虑万分,这也是他心病所在。
恍惚中听到了有人念金刚经。
他思绪忽然被这金刚经勾起,渐渐地,整个梦境变幻,前女友的模样逐渐变成了黑石佛的模样,他则蹲坐在黑石佛跟前看着石坐上的金刚经,一边看一边思考,当他沉浸其中时,然后梦境再次改变,变成了经中所描述的场景。
他则时而化身沙弥,时而化身须菩提,时而化身达摩。
当同样的场景随着经文第二遍开始重新开始时,他忽然一顿,有所明悟。
“六合八方我为主,九天十地我独尊。”
下一刻,他便化为达摩,或者说那石台上跏趺而坐的秃顶大胡子僧人,化作了他的模样,他在台上讲说,说服台下芸芸众生。
既要教化,自当我是对的。
若我不对,何敢误人子弟。
但台下这些人也纷纷变化模样。
须菩提变成了许平阳,那双手合十询问,既是询问,求助,又是质问。
这是须菩提吗?这不是。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他的心。
其余数千僧人则纷纷变成了前女友模样,他们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亦或者是对许平阳嘲笑,嘲弄,戏谑不屑。
这是比丘僧吗?这不是。
这些是他的意。
心起则意生,一心三千意。
心烦则意乱,心猿则意马。
心执所在,意如磐石。
但伏心,先得降意。
三千比丘僧三千意,各有各不同,但不论何念何意,皆因声色犬马所起,其眼耳口鼻身所触之,便起感觉,觉在感在后,因觉因感所起,觉为触觉感为心,如此感觉所起,故而方才有意动。
一心所动,便起了欲。
欲望驱使,三千意动。
意动,各种感官便为犬马驱使,西下张望搜寻。
一切欲,是生老病死,是爱憎、恨别离、求不得,是色、受、想、行、识掩盖本性之障名五阴盛。
许平阳知道,这就是所谓金刚经,那是与自己对话。
须菩提就是执拗的自己,有问题的自己内心所化,但既然是询问,分明又是想求帮助,这样的自己,他越看越可怜,心中泛起悲悯,态度也慈柔起来。
至于这些前女友所化之诸相,他也首接面对,仔细看,细细瞧,静静听。
石头上作为如来化身的自己,却是自己内心中最冷静、客观的一部分。
这一刻,所有人既是他自己,但他又与自己分割。
什么拿起放下,什么拿得起放得下,什么爱要懂得放手狗屁。
都是假的。
前面的须菩提所化的自己,还有前女友所化的比丘僧,看似是质疑嘲弄,可实际上呢爱憎会,恨别离,求不得!他们所现,是人生八苦。八苦,便是根本欲望上的不满足,自己也好,前女友也罢,都是可怜人。
他为前女友北漂打拼,吃辛吃苦,只是原生家庭中的不睦,让他有了想要快点成家逃避原生家庭的拘束罢了。
相较之下,又有什么好逃避。
北漂西年,让他看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前女友那样,也是原生家庭并不富裕,上学时因为是女孩父母又不关心,本身缺爱,和她前前男友之间也是折腾,后来她前前男友受不了强行分手,回去后就结了婚,她后悔后追过去发现人家结婚,心里难受,生了执念而己。
各种各样的原因,造就了这么一个拧巴的自己和拧巴的别人。
说起来,他是懦弱,前女友也是可怜虫。